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以下小题。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注】西湖:指颍州(今安徽阜阳)西北颍河与泉河交汇处的天然湖泊。词的上片第一句在整首词中的作用是什么?上片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
词的下片主要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描写西湖春色的?请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相见欢
朱敦儒①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②。
【注】①朱敦儒,洛阳人,南宋词人。本词写于词人因“靖康之难”南逃客居金陵之时。②扬州:当时为抗金前线。
⑴上片中“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一句在全词中有哪些作用?
⑵“簪缨”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指什么?
⑶词的下片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作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
闻雁
韩洽
朔风吹雁渡江干,
月白霜清响尚寒。
孤客几回愁里听,
故乡何处报平安?
【注】韩洽生活在明清易代的动乱之时,干戈四起,人民流离。
(1)本诗前两句渲染怎样的氛围?如何表现出“寒”?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阅读下面的诗歌
倦夜杜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注 : 徂,过去.
(1)从抒情方式上讲,前六句是,(1分)最后两句是。(1分)(每空限填四字)
(2)“万里干戈里,空悲清夜徂”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3)诗歌是从哪两个方面体现“倦”意的? (4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这首诗第二句哪个字用的最为传神?请做简要分析。
(2)、本诗三、四句运用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春雪飞花的感受?这两句诗于常景中翻出新意,巧妙奇警,试做赏析。
古代诗歌阅读
夏日三首(其一)
北宋·张耒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
【注】①檐牙:屋檐如牙齿一般。②蝶衣:蝴蝶的翅膀。晒粉:蝴蝶的翅膀上多粉。③落落:稀疏的样子。④嘈嘈:杂乱的声音。这首诗是运用了反衬手法来表现环境的“清”的,请具体说明。
颈联中“邀”“纳”二字极为传神,请简要分析。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