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理解。
三峡之秋
时令已经是秋天了。三峡的秋天,从大江两岸的橘树和柚树开始。这些树,生长在陡峭的山岩上,叶子也如同那青色的岩石一般,坚硬、挺直。越到秋天,它们越显出绿得发黑的颜色;而那累累的果实,正在由青变黄,渐渐从叶子中间显露出来。就在这时候,它们开始散发出以种清香,使三峡充满了成熟的气息。
早晨,透明的露水闪耀着,峡风有些凉意,仿佛满山的橘树和柚树洒下一层洁白的霜,清新而明净;太阳出来,露水消逝了,橘树柚树闪烁着阳光,绿叶金实;三峡又是一片秋天的明丽。
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它那激荡、跳跃的光辉,又投向两岸陡立的峭壁。于是,整个峡谷,波光荡漾,三峡又充满了秋天的热烈的气息。
下午,太阳还没有落,峡里早起了一层青色的雾。这使得峡里的黄昏来得特别早,而去得特别迟。于是,在青色的透明的黄昏中,两岸峭壁的倒影,一齐涌向江心,使江面上剩下一线发光的天空,长江平静而轻缓地流淌,变得有如一条明亮的带子。
夜,终于来了。岸边的渔火,江心的灯标,接连地亮起,连同它们在水面映出的红色光晕,使长江像是眨着眼睛,沉沉欲睡。只有偶尔驶过的驳船,响着汽笛,在江面划开一条发光的路;于是渔火的灯标,都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的摇曳。
也许由于这里的山太高,峡谷太深,天空太狭小,连月亮也上来得很迟很迟。起初,峡里只能感觉到它朦胧的青光,和黄昏连在一起;而不知在什么时候,它忽然出现在山上。就像从山上生长出来,是山的一部分;像一块巨大的,磨平、发亮的云母石。这时月亮和山的阴影,对比异常明显——山是墨一般的黑,陡立着,倾向江心,仿佛就要扑跌下来;而月亮,从山顶上,顺着深深的、直立的古壑,把它那清冽的光辉,一直泄到江面。就像一道道瀑布,凌空飞降;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起。
这一天,正是中秋。
(1)在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和一对近义词。
反义词:( )-——( )
近义词:( )——( )
(2)三峡里“黄昏来得特别早,而去得特别迟”的原因是
“连月亮也上来得很迟很迟”的原因是
(3)文章第四自然段重点描写了 , 显示了三峡
时的特点 。
(4)作者是按 顺序来描写三峡在
景色变化的。请你在文中用“ ”划出来体现这一顺序的词语。
(5)从文中找出一个既有比喻又有拟人的句子写在下面。
(6)全文表达了作者赞美 ,
热爱 的思想感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只听见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这段话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段话有不少意思相反的词,请找出来4组反义词和1组近义词写在括号里。
反义词:
()——()()——()
()——()()——()
近义词:()——()盘古是怎样劈开天和地的,请用“——”画出来
阅读小短文
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呼出的(),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他的(),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的(),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变成了()的雨露……在文中的括号里面填上合适的词语。
照样子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例:(隆隆)的雷声
()的雨声()的敲门声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用“——”画出来。
你喜欢盘古吗?请用一两句话夸夸盘古。
你还读过哪些像《盘古开天地》这样的神话故事呢?把故事名称写下来。
阅读《美的启发》回答问题
我家住在古城一角,窗外有一块难得的空地,附近的居民竟把它当成了堆垃圾的地方。怎么办?我(制 治)了一个“禁止倒垃圾”的木牌插在那里,可人们连看都不看一眼。这里仍旧垃圾成堆,臭气熏天。为此我们一家人伤透了脑筋。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爸爸、妈妈嘀咕了一阵,然后兴奋地告诉我一个好主意。我听了,乐得直拍手。于是我们全家一齐动手,先将垃圾铲成一堆,接着从河边挑来石块,砌成一个椭圆形的花坛,再糊上水泥,并在石缝(féng fèng)处勾出十分好看的图案,又在花坛的垃圾上面堆上一尺多厚的细土,(栽 载)上各种花苗,还就近挖来了两笼翠竹,种在花坛的东西两旁。一天工夫,这儿完全变成了另一番景象。附近的居民[]没来这儿倒垃圾,[ ]纷纷把家里珍贵的花木慷慨地奉献出来,为这小小的花圃增(zēng zèng)美添色。
春去秋来,昔日的空地已经是花团锦簇,翠木葱茏,成了古城的一角风景。人们工作之余,便来这儿休息聊天,看书下棋。你瞧,一位小姐姐正坐在花坛边抚弄着琴弦呢!
窗外,飘散着动人的琴声;窗外,洋溢着沁人心脾的清香;窗外、小鸟在枝头欢乐地歌唱……看着窗外那幅人与自然相映成趣的风景图,我蓦然懂得了:只有用美,才能启发更多的人热爱美,创造美!在文中()内选择正确的字或读音,用 “——”标出来。
在文中[]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概括第二自然段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仍旧()慷慨()给加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在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 我们伤透了脑筋。() a.穿过 b.程度深 c.显露
② 我听了,乐得直拍手。()a.公正 b.不断地 c.不弯曲过去,人们把空地当成堆垃圾的地方;后来,居民们纷纷把珍贵的花木奉献出来。转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读了这篇短文,你受到什么启发?
阅读《一次成功的实验》片段,完成下面练习。
教育家问这个女孩:“你刚才跟他俩说了什么?”
女孩如实地告诉了他。
“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教育家又问。
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这位教育家激动地抱起女孩,好久才放下。她对校长说:“这个实验我做过
许多次,每次孩子们都争着往外拉铅垂,结果铅垂都堵在瓶口,一个也拉不出来。今天,我的实验终于获得了成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如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假思索: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 ”画出表现教育家十分激动的句子。
听了小女孩的话,教育家为什么要激动不已?
为什么实验能取得成功呢?有哪些原因?请选择正确答案,并打上“√”。
①女孩“先人后己”的精神品格和行为让实验获得了成功。()
②女孩的临危不惧,沉着冷静让实验取得了成功。()
③学生听从安排,有序“撤离”让实验取得成功。()
④实验之前,校长对三个孩子进行了指导。()
阅读《给予树》片段,完成下面练习。
回到家,我立即把她叫到我的房间,打算和她好好谈谈。没等我问,金吉娅先开口了:“妈妈,我拿着钱到处逛(ɡuànɡ),本来想送给您和哥哥姐姐一些漂亮的礼物。后来,我看到了一棵(帮助 援助)中心的‘给予树’。树上有许多卡片,其中一张是一个小女孩写的。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
娃娃。于是,我取下卡片,买了洋娃娃,把它和卡片一起送到了(帮助援助)中心的礼品区。”金吉娅说话的声音很低,(显然当然)在为没能给我们买的像样的礼物而难过。“我的钱就……只够买这些棒棒糖了。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的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
我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rén)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chánɡ)的笑脸。用“/”画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金吉娅为什么要送洋娃娃给那个不认识的女孩子?用“——”画出来。
你觉得金吉娅是个什么样的孩子?说说你的理由。
“我”为什么会紧紧地拥抱金吉娅?
想一想,小女孩收到礼物后会对金吉娅说写什么?请把想象内容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