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S”型曲线K值的改变与事实相符合的叙述是
A.X轴为外界蔗糖液浓度,Y轴为叶肉细胞渗透失水量,在c点时,去除细胞壁,K值将不改变 |
B.X轴为光照强度,Y轴为绿色植物实际光合作用量,在b点提高CO2的浓度,K值将不改变 |
C.X轴为氧气分压,Y轴为水稻根细胞对硅的吸收速率,在c点时中耕松土,K值将降低 |
D.X轴为时间,Y轴为某种群个体数,在b点改变环境条件或种群遗传因素K值将提高 |
下图A表示某哺乳动物的一个器官中一些处于分裂状态的细胞图像,图B表示相关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曲线示意图,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图A中Ⅰ、Ⅱ、Ⅲ细胞分别对应图B中的i、d、m区段。 |
B.图A中的三个细胞来源于雌性哺乳动物的卵巢,Ⅲ是次级卵母细胞 |
C.在图A和图B中,Ⅰ细胞和曲线i对应的区段均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 |
D.—个细胞经过图B曲线所示过程,最多可产生8个子细胞 |
下图是某种动物细胞生活周期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A~C段 |
B.CD段、GH段的染色体与核DNA的数目之比为分别为1∶2和1∶1 |
C.图中显示两种分裂方式,I~M段可表示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 |
D.H~I段表示受精作用,子代从精子和卵细胞中继承等量的遗传物质 |
PCNA是一类只存在于增殖细胞中的阶段性合成的蛋白质,其浓度在细胞周期中呈下图所示
的周期性变化 (图中G1→S→G2表示分裂间期),检测其在细胞中的含量,可作为评价细胞增殖状态的一个指标。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PCNA由核糖体合成 |
B.曲线表明PCNA可能辅助DNA复制 |
C.PCNA可能与染色体平均分配到细胞两极有关 |
D.肺癌病人体内的PCNA含量较正常人高 |
鹦鹉的的下列性状分别由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有一对基因具有显性纯合致死效应(显性纯合子在胚胎期死亡)。已知无纹鹦鹉之间的杂交后代有条纹鹦鹉。现有绿色无纹鹦鹉与绿色条纹鹦鹉交配,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绿色无纹:黄色无纹:绿色条纹:黄色条纹=2:1:2:1,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F1中的绿色无纹个体与黄色条纹个体杂交的后代不同性状比例为1:1:1:1 |
B.F1中的绿色无纹个体都是双杂合子 |
C.显性性状分别是绿色、无纹 |
D.F1中致死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16 |
老鼠毛色有黑色和黄色之分,这是一对相对性状。下面有三组交配组合,请判断四个亲本中是纯合子的是( )
交配组合 |
子代表现型及数目 |
|
① |
甲(黄色)×乙(黑色) |
5(黑)、1(黄) |
② |
甲(黄色)×丙(黑色) |
8(黑)、9(黄) |
③ |
甲(黄色)×丁(黑色) |
全为黑色 |
A.甲和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丙和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