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20世纪50~90年代广东省年平均受灾情况统计表”,完成下列问题。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受灾人口(万人/年)
242
743
859
1226
1590
成灾农田(万公顷/年)
18.1
43.9
53.7
82.0
89.1

 
广东省突发性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居全国之首,其中最常见的气象灾害有(   )

A.地震、洪涝、台风 B.台风、暴雨
C.低温冷害、冰雹、滑坡 D.海啸、风暴潮、干旱

一个时期以来,广东省受灾面积和受灾人口逐年上升的趋势,原因是(   )

A.寒潮灾害频繁 B.居民防灾、减灾意识淡漠
C.季风环流改变 D.人口增长快,经济发展迅速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地,相同面积、不同土地覆被水土流失的观测结果如下表。据此完成第下列各题。

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为()

A.混交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B.混交林地 油松幼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C.混交林地 油松幼林地 荒草地 坡耕地
D.混交林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坡耕地

下列判断中,符合该地情况的是()
①自然恢复植被的生态效益优于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 ②开垦坡地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 ③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优 ④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优于退耕还草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013年,第17个“世界湿地日(国际湿地日)”的主题就是“湿地与水资源管理”,口号是“湿地守护水资源”。没有湿地,就没有丰富的水资源,没有水,就不会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人类社会也就不可能生存和发展。读长江中游湿地50多年的变迁图(图中阴影为湿地),完成下列各题。

导致图中长江中游湿地50多年变化最主要的人为原因是()

A.大规模的围湖造田 B.上游地区引水灌溉
C.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 D.三峡水库建设

长江中游湿地变化对自然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加大旱涝灾害的发生频率 B.环境污染加剧
C.沙尘暴频繁多发 D.生物多样性减少

不同区域形成的因素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松嫩平原与长江三角洲相比,气候的差异是( )

A.松嫩平原作物生长期较长 B.松嫩平原降水较少
C.长江三角洲大陆性较强 D.长江三角洲高温多雨

下面关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工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江三角洲矿产资源贫乏,重工业较少
B.松嫩平原矿产资源丰富,重工业比较发达
C.长江三角洲工业受资源条件的限制,发展比较缓慢
D.松嫩平原农产品丰富,工业以轻工业为主

读图,图中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内涵是( )

A.区域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B.区域内部的特性相对一致
C.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D.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①风能②生物能③天然气④核能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