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对外援助始于1950年。1964年,中国政府宣布以平等互利、不附带条件为核心的对外经济技术援助八项原则,确立了中国开展对外援助的基本方针。目前中国对外援助资金主要有无偿援助、无息贷款和优惠贷款三种类型。
2014年7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对外援助(2014)》白皮书,内容包括:前言;稳步发展对外援助事业;推动民生改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区域合作机制下的对外援助;参与国际交流合作。根据白皮书提供的数据,2010年至2012年,中国共在80个国家建设成套项目580个,对外援建了156个经济基础设施项目。为促进贸易发展,到2012年底,最不发达国家对华出口近5000个税目商品已享受零关税待遇。2008年以来,中国已连续五年成为最不发达国家第一大出口市场,吸收最不发达国家约23%的产品出口。此外,中国免除坦桑尼亚、赞比亚苏丹等9个最不发达国家和重债穷国共计16笔到期无息贷款债务,累计金额达14.2亿元人民币。
有人对我国政府对外援助表示不理解,请你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阐释对外援助的理论依据。
从孔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老子的“损有余而补不足”、太平天国的“无处不均匀”和康有为的《大同书》,至新中国成立后的人民公社、“大锅饭”,都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平均”的文化基因。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阶级社会,极端贫困的人们企盼平均分享财富,企盼有尊严的生活,这种思想对摧毁和瓦解封建制度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今天对我们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仍有启示和警示意义。
(1)材料反映了传统文化中的什么文化形式?简述这种形式的作用。
(2)结合材料,说明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这种传统文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初,舞台剧《牡丹亭》在美国纽约林肯表演艺术中心大卫·寇克剧院上演,年轻的中国演员把东方的忠诚、爱情、坚贞、梦想演绎得淋漓尽致,让世界看到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内在美。作品创作遵循舞剧艺术规律与市场规律,在尊重汤显祖作品原意的基础上大胆改编。作品创作尊重各国文化习惯,挖掘中西文化中共通的东西,将中国的优秀民族文化通过西方古典芭蕾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实现了中西文化的成功融合。
“舞剧《牡丹亭》通过挖掘中西文化中共通的东西成功走向了世界。”运用“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传播”的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互联网思维,就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以他人为中心”,“强调体验”,“开放、透明、分享”和“承担责任”是互联网思维的基本要素。
关于互联网思维对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正方:互联网思维将改变所有商业模式互联网思维意味着社会组织方式、企业组织方式、商业模式等都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最终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反方:互联网思维颠覆论应当适可而止。
许多互联网公司只看到被颠覆的诺基亚和摩托罗拉,却忘记了业界还有IBM、华为、格力等坚持做百年基业的企业。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互联网思维的价值。
(2)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人们对互联网思维价值的认识差异。
(3)运用《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的知识,对传统企业如何运用互联网思维发展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土地权益是农民最大的对产权。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引导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要发挥资产评佑、信息发布、价格发现、交易中介的基本功能,现阶段交易的农村产权以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和林地经营权为主,不涉及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承包权,法律没有限制的品种均可以入市流转交易;各地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监管部门要强化监督管理,及时查处各类违法违规交易行为等。
材料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健全以公平为核心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加强对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和自然人财产权的保护,清理有违公平的法律法规条款。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述农民土地经营权入市流转交易的经济意义并说明政府应如何引导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健康发展。
(2)结合材料二,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新一轮农村土地改革过程中应发挥的作用。
材料一:2014年,一个新的名词正为越来越多人所熟悉——“新常态”。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这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适宜、结构优化、社会和谐。进入新常态,科学发展的新动力将会显著增强,这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材料二: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科学认识当前形势,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政府要科学进行宏观调控,在保护产权、维护公平、改善金融支持、强化激励机制、集聚优秀人才等方面积极作为,让“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各归其位。
结合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相关知识,阐释“经济新常态”内涵所蕴含的哲理。
(2)在“经济新常态”中,同样存在“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指出“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分别是什么?
(3)综合运用经济、政治生活知识,以“政府如何进行科学宏观调控”为主题写一篇时事简评。
要求:
①论点紧扣论题,合乎逻辑。
②根据论题要求,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分析、论证。
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建议字数在12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