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和孟子都是民主的倡导者……孔子总是引用尧和舜的话,因为他们不把帝国据为自己的世袭财产。虽然他们的政府名义上是君主专制的,但事实上却是民主的,这就是孔子为什么要赞誉他们的原因。
——孙中山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赞誉尧舜统治的原因,并简要指出孔子的治国主张。
材料二   孔子认为禀赋在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的学问,禀赋在中等以下水平的人,则不宜讲授高深的学问。他主张根据学生才智、性格、特点等不同情况实施不同的教育。
(2)材料二反映了孔子在教育上的什么主张?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孔子被誉为大教育家的原因。
材料三   著名学着余秋雨曾说过:“儒学的发扬首先当然要感谢孔子,其次西汉的一个皇帝的功劳却是不能抹杀的”。
(3)请你结合所学说明“其次西汉的一个皇帝的功劳却是不能抹杀的”的含义。
材料四   孔子学院是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它秉承孔子“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动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以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宗旨。
(4)据材料三,谈谈在当今社会弘扬儒学教育的主要目的。(2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把乡、邑、聚合并成县,县的长官称为县令,由国君任命······规定五家为一伍,十家为一什。伍、什内的各家互相纠察,一家犯法,其他人必须告发,如隐瞒不告,就以相同罪名处罚。
——摘自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迁都洛阳导致游牧血统的统治阶级中汉族影响得到了发展,……自从在河南立足起就系统采纳的汉化措施进一步加速了发展。……鲜卑贵族和汉族望族之间的通婚受到了鼓励。
——【法】谢和耐《中国社会史》
材料三:……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罗斯社会在十九世纪最后十年发生转型。
材料四:横须贺,位于东京湾入口,日本近代史就是从这里开始的。2003年,这座依山傍水、清秀怡人的小城举行了一次盛大的纪念活动,被纪念的是一位美国将军。……人们很难想象, 150年前,正是这位将军用武力迫使日本打开了自己的国门,使日本接受变革。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材料一所涉及内容的直接作用是什么?
(2)材料二中作出迁都决定的是谁?他所推行的汉化措施主要作用是什么?
(3)材料三中“这种制度”指的是什么?材料三中“社会改革”指的是俄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接受变革”的重大事件中哪一举措对社会的进步和持续发展影响最为深远?
(5)结合上述材料所反映事件的共同影响,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社会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不同学派称为“诸子百家”。
——北师大版七上教材
材料二:歌颂世俗生活,主张享受现世,蔑视天堂和来世,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以自由平等反对封建特权和等级制度。
——北师大版九上教材
材料三:“我不同意你所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语录》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哪一历史事件的反映?战国时期百家中哪个学派最受当时统治者欢迎?
(2)材料二所表达的主张被称为什么?材料三表达了什么观念?
(3)结合所学概括指出材料二、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出现的共同历史背景。
(4) 受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影响,18世纪末,欧洲出现了什么重大的革命运动?
(5)上述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共同的作用是什么?其中哪两则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性质相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感谢天子封我为诸侯!是您分给了我们土地、平民和奴隶,我们坚决效忠天子!向您纳贡,帮你驻守边疆,随时听候你的调遣。
材料二:在西汉,设专属官监察地方,以“六条问事”,对州部内所属各郡进行监督。在京师设大员负责监察除三公以外的朝廷百官和京师近郡犯法者。
——《汉书》
材料三:“……,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材料一是某位学生编写的历史故事独白。据此判断,他是为哪一制度编写的独白?该制度后来被什么制度所取代?
(2)材料二中“在京师设大员”是指什么?秦朝哪一个官员的职能与它相似?
(3)根据材料三指出这是创立于哪一个朝代的什么制度?
(4)19世纪中期美国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什么? 该问题的解决对美国发展最主要作用是什么?
(5)从古至今,从中国到世界,为什么都注意维护国家的统一?

二十世纪,发生了两次全球性的世界大战,战后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动,给世界带来了无穷的灾难。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宣称“搜遍德国人的口袋也要把钱找出来”,私下里却说:“我们所起草的和约将为20年后的战争埋下伏笔。”
——《世界现代史资料选辑》
材料三:正是在向日本法西斯发出最后通牒20天后,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并无条件投降,这不仅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世界人民的胜利。
——摘自李克强总理在参观波茨坦会议旧址时的讲话
材料四:见下统计表
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情况统计表(单位:亿)

统计内容
参战国
卷入人口
参战人员
伤亡人员
直接经济损失(亿美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30多
15
0.7
0.3
1805
第二次世界大战
60多
20
1.1
1.9
40000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请说出巴黎和会的中心问题是什么?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怎样的世界“新秩序”?
(2)材料二中劳合·乔治为什么说“和约将为20年后的战争埋下伏笔”?请说明理由。
(3)材料三中“中国人民的胜利”指的是什么?请举出两例世界人民共同抗击法西斯侵略的事件。
(4)运用数据分析和图表统计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从材料四统计表我们可以概括出哪些结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世纪30年代一位《纽约时报》的记者写道“夜间敲门讨饭的人,可能是几个月或一年前在银行里爽快地签发过你的贷款,或者是在你所读的报纸上写过社论,或者是某家大地产公司的副经理……”
材料二:“值此我就职之际,同胞们肯定期望我以我国当前情势所要求坦率、果断来发表演说。……我们的国家过去经得起考验,今后还会经得起考验,复兴起来,繁荣下去……”
材料三:经济危机对日本的打击同样沉重,日本的工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失业人数剧增,农民大批破产,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以军部为核心的法西斯势力迅速抬头。
——《世界历史》下册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从何时何地爆发的经济危机的状况?
(2)材料二是谁发表的演说?表明了他什么意图?他所实行的政策在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有何作用?
(3)根据材料三,日本经济危机发生后对中国发动了哪两次重大的侵华事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