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孟德尔利用该方法发现了两大遗传规律。下列对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 A.孟德尔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研究问题 |
| 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
| C.孟德尔为了验证所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 |
| D.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能够解释所有有性生殖生物的遗传现象 |
某研究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酵母菌的细胞生理活动时,收集了酵母菌生长增殖的资料,参考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了相关实验(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色),并对甲装置内的一系列变化做了相应记录。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与甲装置内的有关变化,可以用坐标曲线①②③④正确表示 |
| B.甲、乙实验对照的结论是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出芽生殖 |
| C.本实验探究课题: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CO2吗? |
| D.本实验探究课题:探究酵母菌在什么条件下产生乙醇和CO2? |
下列四个生物实验中,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取材→解离→染色→漂洗→制片→观察 |
| B.蒲公英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确定调查对象→选取样方→计数→计算种群密度 |
| C.制作生态瓶实验:洗净空瓶→装入动植物→灌满自来水→密封瓶口→放在阳光下 |
| D.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取试管→加入淀粉液→注入酶液→保温→加碘液→观察 |
下列对下图曲线a和b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a和b可分别代表夏季晴天正午时分棉花叶肉细胞中二磷酸腺苷和还原型辅酶Ⅱ含量的变化 |
| B.a和b可分别代表质壁分离过程中植物细胞渗透吸水能力和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 |
| C.a和b可分别代表萌发的植物种子在出土之前蛋白质种类和干重的变化 |
| D.a和b可分别代表艾滋病感染者在患病期间体内HIV和T淋巴细胞数量 |
下列有关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甲)和生态系统中碳循环(乙)的示意图中,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B是人体内氧气浓度最高的场所 |
| B.乙图中D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 |
C.乙图中因捕食关系建立的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 B所处的营养级 |
| D.甲图中当人体发生过敏反应时,A的增加会导致组织水肿 |
请根据下图,对表格中的说法进行判断
| 项目 |
说法 |
|||||
| ① |
若a,b分别对应为骨髓瘤细胞和效应B细胞 |
则d能产生单克隆抗体是b 的遗传物质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
||||
| ② |
若d 形成有性杂交后代 |
则a和b 融合形成d的过程叫受精作用 |
||||
| ③ |
若d 形成无性杂种植株 |
则采用了细胞工程中的核移植技术 |
||||
| ④ |
若d 形成无性杂种植株,由于杂种细胞具有双亲叶绿体 |
则可能培育出比有性杂交品种光合作用性能更好的植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