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表示五种不同的育种方法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中A、D方向所示的途径表示 育种方式,其中从F1到F2再到Fn连续多代自交的目的是为了提高 的含量,且从F2开始逐代进行人工选择是为了淘汰 ;A→B→C的途径表示 育种方式。比较两种育种方式,后者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 。
(2)B常用的方法 。
(3)E方法所运用的原理是 。
(4)C、F过程中最常采用的药剂是 。
(5)G过程的原理是__________ _。
(6)茄子晚开花(A)对早开花(a)为显性,抗青枯病(T)对易感青枯病(t)为显性,基因T、t与控制开花期的基因A、a自由组合。为培育早开花抗青枯病的茄子,选择基因型为AATT 与aatt的植株为亲本杂交,设计一个方案,尽快选育出符合要求的能稳定遗传的品种(用遗传图解结合简要文字描述)。
根据下图所表示的食物网回答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有____条食物链。
(2)图中的次级消费者是__________。
(3)图中占有两个不同营养级的生物是__________。
(4)如果由于灾害使得植物大减,则鹰的数量将会_________。
海洋水域的上层多为绿藻,中层多为褐藻,下层多为红藻。这一生态现象说明:
(1)影响海洋水域中藻类植物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是______。随着海洋深度的增加,_____逐渐减弱,水域中所分布的藻类植物的种类也就随之出现差异。
(2)各种藻类植物在海洋水域的______方向上有明显分层的现象,叫做这个生物群落的_____结构。
(3)生物群落的结构与环境中的各种______密切相关。
生态学家高斯曾在实验室里做过这样的实验:他将2种草履虫,即有尾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分别培养在容器中,各给以细菌作食物,不久两种草履虫分裂繁殖并和细菌数量达到平衡。但是如把2种草履虫放在同一培养皿中,给以细菌混合培养,16天后,结果如下图。
(1)从图中可以看出:混合培养后,能正常生长的是______,不能正常生长的是______。
(2)试分析高斯实验结果的原因,生物学上称这种现象是什么?
(3)混合培养后,能正常生长的个体发展趋势是______,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生物因素间的关系将由______转变为______。
(4)如果在自然界中,2种草履虫生活在同一环境里,是否会发生与高斯实验相同的结果?说明原因。
槲寄生是靠吸食苹果树营养维生的植物。在一棵苹果树上长了许多槲寄生。槲寄生的种子是通过鸟来传播的。槲寄生与苹果树之间的关系属于关系;小鸟以槲寄生的果实为食这属于关系;槲寄生通过小鸟传播种子,小鸟与槲寄生属于关系; 槲寄生之间属于关系。
基因检测可以确定胎儿的基因型。有一对夫妇,其中一人为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患者,另一方表现型正常,妻子怀孕后,想知道所怀的胎儿是否携带致病基因,请回答:
(1)丈夫为患者,胎儿是男性时,需要对胎儿进行基因检测吗?为什么?
(2)当妻子为患者时,表现型正常胎儿的性别应该是男性还是女性?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