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丁丑,俞瑱在居庸关剽掠,居民窃走来告,上①曰:“居庸关山路险峻,北平之襟喉,百人守之,万夫莫窥,据此可无北顾之忧。今俞瑱得之,利为彼有,势在必取,譬之人家后户,岂容弃与寇盗。今乘其初至,又兼剽掠,民心未服,取之甚易;若纵之不取,彼增兵守之,后难取也。”乃命徐安往讨之。安攻拔其城,俞瑱走怀来,依宋忠。捷至,上曰:“使贼知固结人心,谨守是关,虽欲取之,岂能即破?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乃令千户吴玉守之。
上语诸将曰:“宋忠拥兵怀来,居庸关有必争之势,因其未至,可先击之。”诸将皆曰:“贼众我寡,难与争锋,击之未便,宜固守以待其至。”上曰:“非公等所知,贼众新集,其心不一,宋忠轻躁寡谋,狠愎自用,乘其未定,击之必破。”
癸未,上率马步精锐八千,卷甲而进。甲申,至怀来。先是,获贼间谍,言宋忠诳北平将士云:降家皆为上所杀,委尸填满沟壑,宜为报仇。将士闻之,或信或否。
上知之,乃以其家人为前锋,用其旧日旗帜,众遥见旗帜,识其父兄子弟咸在,喜曰:“噫!我固无恙,是宋都督诳我也,几为所误。”遂倒戈来归。宋忠余众,仓皇列阵。未成,上麾师渡河,鼓噪直冲其阵。宋忠大败,奔入城。我师乘之而入,宋忠急匿于厕,搜获之,并擒俞瑱,斩孙泰于阵,余众悉降,
诸将已得宋忠,颇有喜色,上曰:“宋忠本庸材,以利口取给,谄谀奸恶,货赂得官,才掌兵柄,便尔骄纵,此辈荧惑小人,视之如狐鼠耳,区区胜之,何足喜也!”诸将咸顿首称善。
(选自明·谢黄《后鉴陆》卷下,有删改)
【注】①上:皇上指朱棣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上语诸侯曰语:谈论 |
B.委尸填满沟壑委:丢弃 |
C.识其父兄子弟咸在识:标志 |
D.噫!我固无恙恙:祸患 |
下列各句,都能表现朱棣“料事如神”的一组是( )
①居庸关山路险峻,北平之襟喉 ②譬之人家后户,岂容弃与寇盗
③今乘其初至,又兼剽掠,民心未服,取之甚易 ④贼众新集,其心不一
⑤乘其未定,击之必破 ⑥乃以其家人为前锋,用其旧日旗帜
A.①③⑥ | B.②③⑤ | C.②④⑤ | D.③④⑤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棣深谋远虑,迅速出击居庸关,打败了俞瑱;然后进军怀来,一举击溃敌军,活捉宋忠、俞瑱。 |
B.俞瑱逃往怀来,投靠宋忠;朱棣打算乘胜追击,于是分析了敌人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制胜之策。 |
C.为了稳定军心,鼓舞士气,宋忠用欺骗手段来蒙蔽下属,但被敌方间谍获知,最终未达到目的。 |
D.宋忠失败的原因在于轻率浮躁,加上计策失当,不少部下临阵哗变,以致不堪一击,兵败如山倒。 |
将文中划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
(2)上麾师渡河,鼓噪直冲其阵。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2)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梦亦同趣趣:同“趋”,往,赴 |
B.始指异之异:感到……奇怪 |
C.外与天际际:边界 |
D.颓然就醉就:接近 |
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其隙也,则施施而行固一世之雄也 |
B.醉则更相枕以卧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C.穷山之高而止而不知其所穷 |
D.洋洋乎与造物者游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
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便表明自己是个“僇人”,既含有对贬谪流放的不满之情,又引出下文的出游。 |
B.作者写西山“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的景色,用以表明自己顽强不屈的性格。 |
C.文章扣住“始”字写,从“始知”,到“始指”,再到“游于是乎始”,可谓别具匠心。 |
D.文章和《赤壁赋》异曲同工,“乐山”、“乐水”,都是在特殊人生境遇中感悟自然的佳作。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一)
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二)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或说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沛公然其计,从之。十一月中,项羽果率诸侯兵西,欲入关,关门闭。闻沛公已定关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欲以求封。亚父劝项羽击沛公。方飨士,旦日合战。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项羽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归,立诛曹无伤。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固不如也固:坚决 |
B.不如因善遇之遇:对待 |
C.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组:绳索 |
D.乃以秦王属吏属:交付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 B.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因人之力而敝之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
C.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 | D.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为击破沛公军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遂西入咸阳 | B.沛公默然 项羽果率诸侯兵西沛公然其计,从之 |
C.秦地可尽王也 | D.籍吏民,封府库 |
沛公欲王关中不然,籍何以生此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婚姻:儿女亲家 |
B.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指意外的变故 |
C.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弃市:丢弃在市场 |
D.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约束:规约、制度 |
下列各项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孰与君少长?”与“籍何以至此!”两句的句式完全相同,都是宾语前置句。 |
B.“君安与项伯有故?”与“沛公以樊哙、张良故”中,两个“故”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 |
C.“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中的“近”与“父老苦秦苛法久矣”中的“苦”都属于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
D.“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与“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两句中,均含有通假字。 |
汉高祖刘邦的为人行事,具有哪些特点?请分点简要概括。
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的画线处断句。(限8处)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
请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限划8处)
人主之患在于信人信人则制于人人臣之于其君非有骨肉之亲也缚于势而不得不事也故为人臣者窥觇其君心也无须臾之休而人主怠傲处其上此世之所以有劫君弑主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张鹏翮,字运青,四川遂宁人。康熙九年进士,累迁礼部郎中。除山东兖州知府,举卓异,擢河东盐运使,从内大臣索额图等勘定俄罗斯界。二十八年,授浙江巡抚。疏言绅民原亩捐谷四合,旋以杭州、嘉兴等府秋收歉薄,请暂免输谷。上曰:“浙江被灾,循例蠲赋,自相矛盾。”下部议,夺官,上宽之。三十八年,上南巡,命鹏翮扈从入京。初,陕西巡抚布喀劾四川陕西总督吴赫等侵蚀贫民籽粒银两,命鹏翮与傅腊塔往按。
上谕大学士曰:“鹏翮往陕西,朕留心访察,一介不取,而天下廉吏无出其右。”寻授河道总督,入辞,上谕令毁拦黄坝通下流。鹏翮到官,请撤协理徐廷玺及河工随带人员,并乞敕工部毋以不应查驳之事阻挠,并从之。寻以拦黄坝既撤,河身开濬深通,畅流入海,疏请赐名大通口。
鹏翮疏陈开濬引河、运口,培修河岸堤坝诸事,并下部速议行。寻又疏陈河工诸弊,并请河员承挑引河,偶致淤垫,免其赔修;夫役劳苦,工成日请给印票免杂徭。上嘉其陈奏切要周备。上谓所议甚当,并如所请。上倚鹏翮治河,谓鹏翮得治河秘要。谕大学士曰:“鹏翮自到河工,日乘马巡视堤岸,不惮劳苦。居官如鹏翮,更有何议?”鹏翮以修治事状遣郎中王进楫入奏,上谕进楫归语鹏翮,加意防守高家堰。鹏翮乃增筑月堤,及旁近诸堤坝。
疏请以桃源城西烟墩黄水大涨,请加筑卫城月堤,并于邵家庄、颜家庄开引河,上特允之。山东泰安、沂州等州饥,上命截漕二万石交鹏翮往赈。鹏翮令河员动常平仓谷二十八万余石散赈,疏请以山东各官俸工补还。上责鹏翮河员发仓谷邀誉,鹏翮谢罪。卒,谥文端。
(选自《清史稿》)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识的一项是()
A.循例蠲赋蠲:免除 |
B.寻以拦黄坝既撤寻:寻找 |
C.命鹏翮与傅腊塔往按按:查办 |
D.上嘉其陈奏切要周备嘉:嘉奖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丹)
A.旋以杭州兴等府秋收歉薄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 |
B.夺官,上宽之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
C.而天下廉史无出其右蟹六跪而二螯 |
D.鹏翮乃增筑月堤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
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谓所议甚当,并如所请。上倚鹏翮治河,谓鹏翮得治河秘要。
(2)鹏翮令河员动常平仓谷二十八万余石散赈,疏请以山东各官俸工补还。请概括说明在治理黄河过程中,皇上对张鹏翮信任和爱护的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