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硫酸根离子 |
B.Na2O2与CO2反应,Na2O2是氧化剂、CO2是还原剂 |
C.向新制的FeSO4溶液中滴入适量的NaOH溶液,放置片刻,整个反应过程的颜色变化是:浅绿色溶液 →白色沉淀→灰绿色沉淀→红褐色沉淀 |
D.称取等质量的两份铝粉,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和过量的NaOH溶液,则放出氢气的体积(同温同压下)不相等 |
若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2.4 L NH3中含氮原子数为 NA |
B.1 mol Na2O2与水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NA |
C.100 mL 2.0 mol·L-1 NH4HCO3溶液中NH4+ 数为0.2NA |
D.1 mol O2和2 mol SO2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的分子数等于2NA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盐析法分离NaCl溶液和淀粉胶体 |
B.工业制硫酸的吸收塔中用水吸收SO3 |
C.将甲烷和乙烯的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浓溴水的洗气瓶,即可提纯甲烷 |
D.用加热法测定胆矾晶体中结晶水含量时,若在空气中冷却会使结果偏低 |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比例模型![]() |
B.NaCl的晶体模型:![]() |
C.离子结构示意图![]() |
D.结构简式(CH3)2CHOH可以表示1-丙醇,也可以表示2-丙醇 |
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 mL,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19.2 g(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或结果错误的是
A.原混合酸中NO3-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 |
B.OA段产生的是NO,AB段的反应为Fe+2Fe3+=3Fe2+,BC段产生氢气 |
C.第二份溶液中最终溶质为FeSO4 |
D.H2SO4浓度为2.5 mol·L-1 |
向某稀HNO3和Fe(NO3)3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遇空气变红棕色,溶液中Fe2+浓度和加入Fe粉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稀溶液中HNO3和Fe(NO3)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2:1 | B.4:1 | C.1:1 | D.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