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城镇化是当前中国的主题词之一。如火如荼的城镇化进程让人们不禁担忧:当几亿农民脱离土地,作为乡土文化的载体,那些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民居将如何保存?一些文物古迹是否会在铲车声中一去不复返?那些符合农村生活节奏的剪纸、刺绣、蜡染等民间技艺又何以存活?怎样才能既保持原有的历史因素,又能融入新的现代化因素,避免“千镇一面”?
(1)运用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说明人们产生上述“担忧”的原因。
材料二:城镇化不是简单的拆旧建新。欧洲各国都有重视历史传统、保护文化遗产的正面例证,巴黎、伦敦、罗马等世界名城虽然发展模式不一,但总体上保持了历史风貌,城市文化品位较高,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投资者。近些年来,欧洲城市更加注重智能、绿色、低碳,努力探索现代城市发展的新方向。
(2)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谈谈我国应如何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建设。
有以下两种不同的观点。观点一:认为:决策是少数精英的事,让公民参与决策过程,只会干扰决策的形成。观点二认为:公民有权知道决策的内容。公民参与决策,反映公民的意愿,集中公民的智慧,有帮于形成科学的决策。
(1)、你赞成那种观点?说明你的理由。
(2)、你知道公民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参与民主决策吗?请简要写在下面。
甲型H1N1流感自2009年3月在墨西哥爆发以来,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蔓延。甲流疫情考验着世界,也考验着中国。据中国卫生部通报,截至2010年1月10日,中国内地已有124764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不包括临床诊断病例),其中744例死亡。除海南外,所有省区都报告了死亡病例。据调查显示,85.2%公众满意中国防控甲流的举措,相信国家有能力应对;62.3%公众认为,甲型H1N1流感是一个契机,会让更多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41.3%的人表示,在疫情面前,公民的责任感再次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从公民与国家关系的角度,谈谈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对民生问题持续关注,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材料二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编列的2008年度中央财政预算有关民生投入的"清单":
--用于教育的投入由去年的1076亿元增加到1562亿元,增长45.1%,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2007年的9.4%提高到11.83%。
--医疗卫生事业安排预算832亿元,比上年增加167亿元,增长25.2%,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2007年的5.8%提高到6.3%。
--为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将投入2762亿元,比上年增加458亿元,增长24.2%,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2007年的20.12%提高到20.91%。
这些实实在在的投入,使人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以至于人们将今年的中央财政预算称为"民生财政"。
1.为什么说2008年度的中央财政预算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2.2008年度中央财政预算是如何体现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目标的?
3.运用整体与部分关系的原理,说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与改善民生的关系。
海南建省20年以来,根据本省特点,坚持生态立省,加强文化建设,取得了经济社会建设的显著成就,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材料一
海南省政府在"十一五"期间规划建设大型公共文化设施--海南文化公园。该公园总投资约6亿元,包括省图书馆、省博物馆、省文化艺术中心以及公园配套设施等。海南文化公园为开放性文化主题公园,体现以人为本、群众性、大众化的特点,不设围墙、不售门票,以文化普及、艺术生产为主,休闲健身为辅,兼顾文化商业设施,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社交范围市民的文化艺术需求。
材料二
从1999年到2006年,海南省共投入120多亿元财政资金支持生态建设,目前90%以上的省内大中型生产企业都在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从建省到2007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1倍,同时生态水平稳居全国第一,成为具有独特魅力的休闲度假天堂。
1.谈谈海南省加大文化投入,建设省图书馆、省博物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的意义。
2.分析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知识总结海南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
材料一:2009年11月2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互联网大会新闻发布会”指出,目前中国的网民数量已经达到3.88亿。互联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人们深深感受到了互联网时代的真正到来。
材料二:我国目前约有4000万未成年网民,其中“网瘾少年”约占10%左右。网络上存在的暴力色情、恶意谩骂等不良信息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并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2010年2月10日,记者了解到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对4家存在大量低俗内容的网站进行曝光,并予以谴责。其中3家被曝光网站已诚恳接受公众批评,认真清理网上低俗内容,提出了整改措施。互联网的使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
围绕“如何文明上网”,某校组织了演讲比赛。请你结合材料二,就青少年如何文明上网写出演讲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