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某研究小组探究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一些因素的相关数据(常温通常指20℃;“浓度”指溶质的质量分数)
实验序号 |
过氧化氢溶液浓度/% |
过氧化氢溶液质量/g |
温度/℃ |
二氧化锰用量/g |
氧气体积/ml |
反应所需时间/s |
① |
5 |
12 |
20 |
0.2 |
125 |
11 |
② |
30 |
12 |
20 |
0.2 |
125 |
2 |
③ |
30 |
12 |
40 |
/ |
125 |
148 |
④ |
30 |
12 |
90 |
/ |
125 |
82 |
(1)通过实验①和②对比可知,化学反应快慢与 有关;
(2)通过对比实验 (填两个实验序号)可知,化学反应快慢与温度的关系是 。
(3)由上述实验可知,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最合适的条件是 。(填实验序号)
请回答以下生活中的问题:
(1)“沙里淘金”说明黄金在自然界能以 (填“单质”“化合物”)形式存在。
(2)通常所说的煤气中毒实际是由其中的 (填化学式)引起的中毒。
(3)在家庭生活中,通过_________方法可降低水的硬度。
(4)有些物质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因此可做照明弹,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5)家里炒菜时油锅着火,最好的灭火方法是。
在氮气、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气体中,按要求将相应物质的化学式填在题中的空白处。
(1)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气体是_______; (2)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_______;
(3)焊接金属时常用作保护气的是_______;(4)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气体是_____。
用化学用语表示:
(1)硝酸根离子 _,(2)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微粒_,
(3)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____________。
(4)人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__;
(5)两个硫酸分子
浩然同学以“物质溶于水后液体的温度是否改变?”为课题进行探究,其用品和操作示意图如表:
实验目的 |
探究下列物质溶解前后液体温度变化情况 |
实验用品 |
药匙、烧杯、玻璃棒、温度计、水、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铵 |
操作过程 |
![]() |
他取三只烧杯,向烧杯中各注入25ml水,测得水的初温为20℃。再向三只烧杯中分别加入质量均为8g的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铵固体,搅拌,待溶解后用温度计分别测三只烧杯中溶液的温度。
(1)“搅拌”的目的是 。图示④中的操作存在一处错误,应改正为 。
(2)三只烧杯中溶液的温度高于20℃的是 溶液,这是因为 。
(3)溶解硝酸铵固体的烧杯外壁有水珠产生,其原因是 。
(4)由此探究实验可知 溶于水温度没有明显的变化。
铝、铁、铜是人类广泛使用的三种金属,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1)在空气中 制品(填“铝”或“铁”)更耐腐蚀,原因是 。
(2)现有这三种金属,用下列试剂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能达到目的是 (填
序号)。
A.氯化铜溶液 B.氯化亚铁溶液 C.氯化铝溶液
(3)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与许多因素有关。下图是20℃时相同质量的铁粉、铁片、
铝粉、铝片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图。
①写出铝与15%的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根据上图推测,金属A是 (填字母序号)。
a.铝片 b.铝粉 c. 铁片 d.铁粉
③金属B与10%的稀盐酸反应的现象是:产生气泡、固体量减少、 。
④图中铝片、铁片分别与15%的稀盐酸完全反应,产生的氢气质量之比为。
由此可以分析、归纳出影响金属与酸反应速率的因素有:金属的种类、 和酸的浓度。
(4)某钢铁厂每天需消耗5000t含Fe2O380%的赤铁矿石,该厂理论上可日产含铁98%的生铁的质量是多少?(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计算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