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4分)下图表示胰液分泌调节的部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盐酸刺激 ,从而使其分泌 ,经 传送至胰腺,促使其分泌胰液。表明机体通过 方式调节胰液的分泌。
(2)图示中反射弧的效应器为 。表明机体还可通过 方式调节胰液的分泌。
(3)研究者又进一步研究刺激迷走神经、注射不同剂量促胰液素对胰液分泌量的效应,结果如下表。
处理方式 |
时间/剂量 |
分泌量 (滴/15min) |
时间/剂量 |
分泌量 (滴/15min) |
时间/剂量 |
分泌量 (滴/15min) |
刺激迷走神经 |
3min |
8 |
3min |
8 |
3min |
8 |
注射促胰液素 |
1mg |
11 |
2mg |
37 |
3mg |
62 |
刺激迷走神经同时注射促胰液素 |
3min和1mg |
43 |
3min和2mg |
88 |
3min和3mg |
120 |
由表中数据可知,单独刺激迷走神经或注射促胰液素与二者同时作用相比, 对胰腺分泌胰液的促进作用更显著,表明调节胰液分泌的两种方式具有 作用。
下图甲曲线表示某植物在恒温30℃时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是某同学“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图。试回答:
(1)图甲曲线中,当光照强度为X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
。
(2)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5℃,甲曲线中a点将向移动,b点将向移动。
(3)图乙装置中隔在灯与试管之间盛水玻璃柱的作用是。
(4)若实验中每隔5min改变一次试管与玻璃柱之间的距离,随着距离的增加,气泡产生速率下降,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
①;
②。
(5)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利用乙图装置进行实验的设计思路是:
。
下图为成熟的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部分代谢解,其中①—④表示生理过程,A-F表示物质。据图分析回答:
(1)在过程①中,细胞生成物质B的同时,还产生了。物质C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并参与了过程③,如果物质C的供应突然停止,ATP的含量变化。
(2)过程②-⑤顺利进行都需要的有机物是。
(3)物质E包括。
(4)物质B参与过程⑤的场所是。如果物质B严重不足时,C6H12O6分解的反应式为
。
(5)Mg2+是合成叶绿素的必需元素,Mg2+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为,细胞外的Mg2+进入叶绿体至少穿过层膜结构。
右图所示是检测气压变化的密闭装置。反应瓶和中心小杯中放置有关实验材料和试剂,关闭活栓后,U形管右管液面高度变化反映瓶中气体体积变化。实验开始时将右管液面高度调至参考点,实验中定时记录右管液面高度相对于参考点的变化(忽略其他原因引起的容积变化)。课题小组同学利用该装置探究某种异养型微生物的细胞呼吸方式。
(1)取甲、乙两套该密闭装置设计实验。请补充下表有关内容:
装置 |
反应瓶内加入的材料 |
小杯内加入的材料 |
液面高度变化的含义 |
甲 |
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 微生物悬浮液各1mL |
适量的NaOH溶液 |
① |
乙 |
② |
③ |
细胞呼吸时CO2的释放 量与O2消耗量的差值 |
(2)将甲、乙装置均置于28℃恒温条件下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微生物保持活性),60min
后读数。请补充下表有关内容:
预期实验结果 |
微生物的细胞呼吸方式 |
|
甲 |
乙 |
|
上升 |
不变 |
④ |
⑤ |
下降 |
只进行产生酒精和CO2的无氧呼吸 |
上升 |
下降 |
⑥ |
⑦ |
不变 |
只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 |
下图的实验装置用于测量温度为35℃时青蛙的呼吸速率。该实验另设一个对照装置,该装置没有青蛙,但其他部分均与实验装置相同。实验开始前,测量实验装置和对照装置中Y瓶的质量,然后将空气以相同速度缓慢地通入两个装置,2小时后再测量两个装置中Y瓶的质量,以下显示所得结果。
⑴指出该实验的对照装置的作用。
⑵为什么实验装置Y瓶的质量下降幅度比对照装置的少?
⑶如何检测离开X瓶的空气是否还有二氧化碳?
(4)某实验小组对青蛙和鼠在不同温度中O2消耗量进行研究,结果如下图,该图有几处错误,请列举出来。
下面是某同学以酵母菌为材料进行某探究实验的三个装置图。其中:
装置1:A液为20mLl0%葡萄糖+2mL无菌水;
装置2:B液为20mLl0%葡萄糖+2mL酵母菌培养液;
装置3:C液为20mLl0%葡萄糖+2mL酵母菌培养液+2滴X溶液(X对酵母菌呼吸产物的种类无影响)。
(1)本实验最可能的目的是。
(2)设置装置1的主要目的是。
(3)本实验可能出现的结果及结论是:
(4)试提出1个本实验的拓展研究课题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