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2分)粗糙脉孢菌是一种真菌,约10天完成一个生活周期(见下图),合子分裂产生的孢子是按分裂形成的顺序排列。请分析回答:

(1)从合子到8个孢子的过程中,细胞核内的DNA发生了____次复制。上图中8个子代菌丝体都是____(单倍体,二倍体)。
(2)顺序排列的8个孢子中,如果第一个与第二个性状不同,原因可能是有丝分裂过程中发生了____(填下列选项前的字母):如果第二个与第三个性状不同,原因可能是合子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______(填下列选项前的字母)。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变异
(3)野生型脉胞菌能在只含水、无机盐、蔗糖和维生素的基本培养基中生长。研究人员用X射线照射野生型脉孢菌孢子,经选择培养,获得了三种营养缺陷型突变菌株(如下图)。

①如果培养C突变型脉胞菌,需要在基本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____。
②欲证明A突变型菌株的酶缺陷是一个基因决定的,应让该突变型菌株与_______杂交,根据______定律,预期其后代的8个孢子发育成的菌株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若实验结果与预期一致,则说明A突变型菌株的酶缺陷是由一个基因决定的。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基因突变的原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生态学家对某弃耕农田多年后形成的荒地进行调查。下表是此生态系统三个营养级的能量分析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单位:J/hm2·a)

营养级
同化量
未被利用量
分解者分解量
呼吸释放量
A
2.48×1011
2.00×109
1.20×1010
3.60×1010
B
2.40×107
6.00×105
4.00×105
2.30×107
C
7.50×108
2.40×107
6.00×106
7.16×108

(1)输入该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的总能量是________J/hm2·a,这部分能量是由表中____(填字母)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2)该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
(3)该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类型为________。
(4)生态学家为了监测和预报该生态系统鼠害的发生情况,对弃耕后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
I.研究者通常采用________法估算该地区田鼠的种群数量。调查统计发现田鼠繁殖能力很强,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47%Ⅱ.根据________,构建了田鼠种群增长模型为Nt =N0·λt(其中,Nt代表t天后田鼠的数量,t表示天数,λ表示倍数,N0表示田鼠的起始数量)。由此可知田鼠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的生存环境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Ⅲ.重复观察统计田鼠数量,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___________,以利于鼠害的防治。

甲磺酸乙酯(EMS)能使DNA序列中G—C对转换成A—T对。育种专家将番茄种子用EMS溶液浸泡后种植,通常可获得株高等性状变异的多种植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EMS浸泡种子是为了提高,某一性状出现多种变异类型,说明变异具有
(2)诱变选育出的番茄植株还可通过PCR方法进行检测,通常该植株根、茎和叶都可作为检测材料,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3)番茄(2n=24)的株高正常(A)对矮生(a)为显性,在♀AA×♂aa杂交中,若部分A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不分离,则理论上产生的全部雌配子染色体数目为______,这种情况下,杂交后代的株高表现型是
(4)有人认为赤霉素能提高物质X的活性,导致细胞伸长。某科技小组的同学想通过实验验证该种说法的可信度,从而确认赤霉素使番茄株高增加的机理。请帮助该小组同学完成以下实验设计,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分别测定正常与矮生番茄植株的赤霉素含量、物质X含量和株高。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一段时间后,测定处理后的植株的相应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
如果处理后的植株的三项指标与未处理的正常植株的相应指标________,而与________________差异显著,则说明赤霉素能提高物质X的活性,使株高增加。科学家发现,在物质X的作用下,葡萄糖脱水缩合形成大分子物质的量会增加,那么该过程的生成物最可能参与构成植物细胞的________(写细胞结构),从而使细胞伸长,植株增高。

图9表示将人成纤维细胞与小鼠细胞进行融合,获得部分杂种细胞的过程(注:杂种细胞中人类的染色体会随机丢失,各种杂种细胞保留人类染色体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表1表示杂种细胞中基因的存在与人体染色体间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表1 杂种细胞中基因的存在与人体染色体间的关系

杂种细胞系


A
B
C
D
E
人体基因
1






2






3





人体染色体
1






2






3





注:“﹢”表示有,“﹣”表示无
I.请据图9和表1回答问题:
(1)图1中诱导动物细胞融合常用的诱导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种),再用特定的________培养基进行筛选,得到杂种细胞。
(2)培养杂种细胞时,根据细胞所需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严格配制合成培养基,此外经常会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培养过程细胞需置于含CO2混合气体的培养箱中培养,CO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_____。
(3)若只考虑人的成纤维细胞与鼠细胞两两融合形成的杂种细胞,假如每种杂种细胞只保留了人的1条染色体,从染色体组成的角度考虑,杂种细胞可能有_____种。
(4)据表1 推测,第2染色体上有第基因,可进一步证明萨顿的假说___________(萨顿假说的核心内容)是正确的。人体中,第1基因和第_____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近年来,随着人类过度开发海洋资源,许多海洋动物也面临着灭绝的危险。近日,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正式对全球发出警告,由于世界各国大量捕鱼船频繁在海上作业,现在每天有1000只各种鲸、海豚及其它海洋哺乳动物命丧渔网。图5为上个世纪南半球鲸捕获量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图5
(1)上世纪初,在南半球开发前估计有长须鲸490000头,由于大肆滥捕,使其数量锐减。从图中可以看出,捕杀长须鲸最高峰出现在两个时间段,第二个时间段每年的捕获量约为_________多头左右。
(2)如果要调查某种鲸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法进行。影响种群密度的自然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种群密度的人为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
(3)据调查,长须鲸在北太平洋以鲱鱼、秋刀鱼、带鱼和乌贼为食;冬春季常出现于我国黄、渤海以磷虾为主要食物。如果长须鲸的食物中,带鱼的数量大量减少,对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是______(明显的/不明显的),因为海洋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
(4)当种群长期处于不利条件下,其数量会出现持久性下降,即种群衰退,甚至灭亡。鲸属于容易出现衰退甚至灭亡的种群,因为鲸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至少回答出两点)。
(5)从图中可以看出,1975年以后,长须鲸的捕获量降至为零,最可能的原因是人类采取了_________________的保护措施。

回答下列关于遗传密码破译的问题:
(1)1954年,科学家对遗传密码进行探讨,RNA分子中有______种碱基,蛋白质分子中有_________种氨基酸,因此编码一个氨基酸至少需要_________个相邻的碱基,才能组合出构成蛋白质全部氨基酸所需的遗传密码。
(2) 科学家进一步讨论遗传密码的阅读方式:重叠或非重叠的方式(阅读框如图4)。如果密码的阅读方式是非重叠的,一个碱基的改变最多会影响_________个氨基酸;如果密码的阅读方式是重叠的,一个碱基的改变最多影响_________个氨基酸。后来人们发现在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患者的血红蛋白中仅有一个氨基酸发生了改变,这说明密码的阅读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图4
(3)1961年,克里克和其同事用噬菌体做实验,如果DNA分子缺失或插入一个、二个、四个碱基,所得到的重组体都是严重缺陷的,不能感染大肠杆菌;而缺失或插入三个核苷酸,所得到的重组体却具有感染性。这为遗传密码是由_________个碱基构成,阅读方式是____________的,遗传密码之间_________(有/无)分隔符的观点提供了实验证据。
(4)尼伦伯格使用只有尿嘧啶的多聚核糖核苷酸,在无细胞的蛋白质合成体系中合成了多聚苯丙氨酸,由此推断苯丙氨酸的遗传密码是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