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2分)无菌操作是微生物接种技术的关键:传统发酵技术和微生物分离、纯化、应用过程及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均要无菌操作。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下列各项哪些适用于消毒处理___________。
①皮肤 ②饮用水 ③牛奶 ④注射器 ⑤培养皿
⑥接种环⑦培养基⑧果汁 ⑨酱油   ⑩手术刀

A.①②③⑧⑨ B.④⑤⑥⑦⑩
C.①②③④⑤⑥⑧ D.以上全部

(2)配制培养基时各种成分在溶化后分装前必须进行________,倒平板前要进行_____。在整个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中,一定要注意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3)在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中,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右图是利用________法进行大肠杆菌接种,把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为达到这一目的,操作上应注意:每次划线前接种环要___________;冷却后从上一区划线末端开始划:首尾区________。
(4)培养大肠杆菌时,在接种前需要检测培养基是否被污染。对固体培养基应采用的检测方法是________,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菌落产生。
(5)利用培养基不仅可以分离培养大肠杆菌,也可以进行植物组织培养。与大肠杆菌培养明显不同的是,用于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还需要加入___________。
(6)有位同学在家制作泡菜时,为避免杂菌污染而向泡菜坛中加入了青霉素。结果发酵失败,原因是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利用生物净化原理治理环境污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880年,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用水绵进行了光合作用的实验: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里,然后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好氧细菌向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集中;如果上述临时装片完全暴露在光下,好氧细菌则分布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的周围。如图(一)所示:

(左为黑暗中,右为光照下)
(1)恩格尔曼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有:①


(2)科学家恩格尔曼后来又做了一个实验:他用透过三棱镜的光照射水绵临时装片,惊奇地发现好氧细菌大量聚集在如图(二)所示区域。
本实验的自变量为:
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分)绿色荧光蛋白(GFP)能在蓝光或紫外光下发出荧光,基因工程中,GFP基因可作为目的基因用于培育绿色荧光小鼠,下图表示培育绿色荧光小鼠的基本流程:

(1)基因工程中,GFP基因属于 ,获取该基因的工具酶是
(2)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目的是
(3)过程②常用的方法是 ,在进行过程④前,利用 技术可以获得数目更多且基因型相同的绿色荧光小鼠。
(4)胚胎工程的最后一道工序是 ,进行④过程的优势是
(5)绿色荧光小鼠培育过程涉及的生物技术有 (至少回答两点)。

分)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培养和利用问题:
(1)在培养基的配制过程中,具有如下步骤:①溶化 ②调pH ③加棉塞 ④包扎 ⑤分装 ⑥称量,正确的顺序为 ;倒平板操作中,平板冷凝后,要将平板倒置,其主要原因是
(2)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大肠杆菌活菌的个数,要想使所得估计值更接近实际值,除应严格操作、多次重复外,还应保证待测样品稀释的________。
(3)食品安全检测时通常采用大肠杆菌作为致病微生物的指示菌,为测定哪些菌落属于大肠杆菌,可选用 培养基对菌落进行鉴定,大肠杆菌的菌落在该培养基上呈现黑色。
(4)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可从油料作物中提取植物油与甲醇在脂肪酶的催化下生成生物柴油,从微生物中提取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为降低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技术使脂肪酶能重复使用。
(5)苹果醋是最受欢迎的饮料之一,其生产过程中利用了______________的发酵作用;喝剩的葡萄酒放置一段时间后变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某植物属于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生物,抗病和感病性状是由位于性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抗病基因对感病基因为显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科研人员分别对基因B和b进行测序,部位序列如下(其它序列相同):

①两基因相比,结构相对更稳定的是 基因。
②现对B基因进行人工处理,使图中已知基因序列α链中T全部转化为A,则处理后的B基因复制3次,至少需要游离的腺嘌呤 个(只考虑图中给出的序列)。
(2)现有正常植株幼苗Ⅰ和Ⅱ,用射线处理正常幼苗Ⅱ后引起变异,对变异类型进行研究,发现细胞中基因及染色体变化如图所示,(其他基因及染色体均正常)

①突变Ⅰ的形成是细胞在进行 过程中发生 导致,突变Ⅱ是该细胞发生
导致。
②突变类型与正常类型杂交,如子代 ,则为突变类型Ⅰ;若子代 ,则为突变类型Ⅱ;若子代 ,则为突变类型Ⅲ。
(3)该植株种群另一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种群个体数量足够多,基因为AA的个体占24%,aa个体占4%,在环境中生存能力为AA=Aa>aa,则长期的 过程中,会使A和a基因频率发生怎样的变化?(用曲线表示)

分图甲是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乙表示兔迁入该环境后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碳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主要依赖于_____________(填生理过程)。
(2)图乙中K值又称 ,调查兔的种群密度采用 法,在图乙B点时,第一次捕获50只,全部标记后释放,一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捕捉,捕获到未标记的40只,标记的20只。估算该兔种群在这一环境中的K值是
(3)流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为x,流入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为y,则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4)信息传递在生命系统中普遍存在,其在群落及生态系统水平上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种群C的毛色鲜艳,在观赏市场非常名贵,体现了生物的 价值。
(6)以上过程揭示了生态系统具有 的功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