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材料二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新朝代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有些地区秦朝所设郡县原封不动地任其存在,其他地区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世守为业。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四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地方官),据天下之雄国,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适于掌握之内,此其为得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中统、至元间……嫌于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统之。” ——《元史·百官志》
材料五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朱子语类》
(1)材料一中“封建子弟之制”指什么制度?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
(3)结合材料三判断“‘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是指什么制度?
(4)材料四反映了我国古代怎样的政治制度? 这些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何共同影响?
(5)材料五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具体措施指哪些?材料五作者对此看法如何?
(6)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指出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目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责君轻,又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日贤,未可也;国人皆日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据《孟子》等
材料二: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一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理想统治方式,并分析民本思想的内涵。(12分)(不得摘抄原文)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孙中山的主要民主思想。(4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民本思想与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本质区别,并筒析民主思想在近代中国兴起的历史必然性。(14分)
根据提示完成“战后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探究任务:(本题14分)
(1)二战后,由于国家利益的冲突和意识形态的不同,美苏两国由战时的同盟关系转而走向对抗,在政治、经济、军事领域采取了一系列的对抗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图示。
A: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
(2)美苏两国能够成为国际关系格局中的“一极”,根本原因是什么?20世纪40年代中期到50年代中期国际关系格局呈现出怎样的特征?
(3)结合史实说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国际格局发生了哪些变化?
(4)1991年苏联解体对国际关系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此后国际关系格局又呈现出怎样的特征?
(5)结合以上探究过程,归纳影响战后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主要因素。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过程就是西方代议制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近代议会制度的发源地是哪个国家?这个国家议会制度的真正确立是在什么事件之后?以什么文件的颁布为标志?议会制度在这个国家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什么?
(2)代议制在美国、法国和德国的表现形式分别是什么?
(3)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它的实质是什么?
中国政治制度的演进体现了政治民主化的发展趋势,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保障和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实行了哪种政治制度?军机处是在什么朝代开始设置的?两朝政治制度的调整,有什么共同作用?
材料二:辛亥革命后中国模仿美国建立了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政府。为了巩固民主共和制度,在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规定“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民国全体”,“人民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人民有纳税、服兵役等义务。”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对推动中国的民主化进程有哪些重大意义?
材料三:
(3)材料三中的宪法是由哪一次大会通过的?它的颁布确立了我国的哪三大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3分)
(4)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发展民主政治的认识。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美国学者斯派克曼指出:“谁控制了边缘地带,谁就控制了欧亚大陆;谁控制了欧亚大陆,谁就掌握世界命运。”这里的“边缘地带”几乎包括了整个中东地区。
材料二:“二战”以后,中东地区的国家一度分成了两个壁垒森严、阵线分明的集团:苏联支持的埃及(1974年以前)、叙利亚、黎巴嫩、民主也门等国;美国支持的以色列、土耳其、科威特、伊朗(1 979年以前)、沙特阿拉伯等国。
材料三:环球网记者仲伟东报道,联合国安理会2012 年2月4日表决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俄罗斯、中国两国投反对票否决了这一决议草案。有外媒指出,西方国家对中俄的做法感到“愤怒”,不过中俄坚持认为上述决议草案有更多的工作要做。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说明美国等大国插手中东地区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中东地区局势复杂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对整个世界和平有什么影响?
(3)从材料三看出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特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