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曾评论中国古代某一政治制度时说“在 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请在“ ”中填入恰当的内容。
A.“中朝”制度 | B.三省六部制 |
C.内阁制 | D.军机处 |
对下表所示信息解读合理的是
近代中国进口商品分类比重(%)表(节选)
年份 |
生产资料 |
消费资料 |
||||
机器及大工具 |
原料及建筑用品 |
合计 |
消费品原料 |
直接消费资料 |
合计 |
|
1893 |
0.6 |
7.8 |
8.4 |
13.0 |
78.6 |
91.6 |
1910 |
1.5 |
16.1 |
17.6 |
17.0 |
65.4 |
82.4 |
1930 |
3.7 |
23.2 |
26.9 |
17.3 |
57.8 |
73.1 |
A. 进口商品一直占据中国市场的绝对优势
B. 中国没有受到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冲击
C. 中国制造业中尤其是轻工业逐步在发展
D. 外来经济压力逐步减轻促进民族工业发展
1793年,英国派出的马嘎尔尼使团到达中国并拜见了乾隆帝。下列选项中符合这一使团在中国活动场景的是
A.乘坐蒸汽船从沿海快速北上
B.与中方就是否向乾隆磕头而争执不休
C.进入北京城后入住英国使馆
C.接到国内来电获悉英国已向法国宣战
我国著名古代文学研究专家徐朔方说:“小说成书时,三教合一盛行到这样地步,以至在宋、元、明士大夫中间难得找到一个不受对方影响的儒者、道人或居士。当时只有三教合一以道为主的道者,或三教合一以佛为主的和尚或居士。”下列小说中,最能反映“三教合一”这一文化现象的是
A.《西游记》 | B.《水浒传》 |
C.《三国演义》 | D.《儒林外史》 |
有学者认为,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的一次重要的文明转型时期。这一时期出现的新现象有
A.铁犁牛耕+庄园经济+贵族政治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 |
B.铁质农具+小农经济+官僚政治体制+百家争鸣的局面 |
C.男耕女织+城市商业+垂直管理体制+宗法和礼乐制度 |
D.精耕细作+重农抑商+分封制度体系+大一统思想观念 |
手工业,曾经是古代中国取得了辉煌成就的诸多领域之一。下列现象在中国纺织业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用麻做纺织原料
②私营纺织作坊兴起
③用丝做纺织原料
④棉纺织技术推广到闽粤地区
A.①②③④ | B.③①②④ |
C.①③②④ | D.①③④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