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收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受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与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作者试图说明(    )

A.现代化世界大潮中,封闭的国策、落后的经济和僵化的制度必然带来民族的灾难
B.战争的屡屡失败,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并被迫中国卷入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
C.落后招致民族的屈辱和反思,中国在阵痛中渐渐走出传统并被迫开始现代化探索
D.西方国家对于中国发动的战争实际上是现代化文明国家改造世界的唯一正确途径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近代中国的基本经济形态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 争求上书······”该材料反映的是维新变法中的哪一内容

A.精简机构,裁汰冗员
B.令各省推举人才
C.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
D.鼓励官绅士民上书言事

“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明治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A.废藩置县,取消对下层人民的限制
B.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C.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D.大力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19世纪末,湖南成为京、津、沪以外维新运动最活跃的省区,当时湖南的新事物
主要有:

A.万木草堂、《万国公报》、强学会 B.时务学堂、《时务报》、《湘报》
C.大同学堂、译书公会、《国闻报》 D.时务学堂、《湘报》、《仁学》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基本特征是

A.大量倾销工业品和资本输出
B.设银行和迫使清政府借款
C.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
D.大量资本输出和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下列关于明治维新时期教育内容的叙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明治政府重视教育建设
B.明治时期日本的小学为义务教育
C.教学内容只是四书五经
D.强调学生效忠天皇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