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尚未成为职业革命家的毛泽东在《民众的大联合》中指出,“辛亥革命……与我们民众的大多数毫无关系……然而我们却有一层觉悟,知道圣文神武的皇帝,也是可以倒去的,大逆不道的民主,也是可以建设的。” 毛泽东认为辛亥革命
A.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 B.结束了中国的封建专制统治 |
C.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理念 | D.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
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形成了“中央→郡→县→乡→亭→里→什→伍→户”的国家管理体系。这一体系有利于( )
①稳定中央政府的赋税来源②保障政令畅通和征发兵役
③削弱郡县长官的行政权④促进农民的自由流动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新华社2010年1月13日报道,中国驻海地维和部队在此次地震中有8人被埋,10多人失踪。面对重大牺牲,中国表示将继续参与海地的维和活动。此材料表明新时期中国外交()
A.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
B.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
C.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
D.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
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中国大趋势》一书中,形容中国特殊模式的民主是以信任为连接纽带,以自上而下的政治领导和自下而上的公民参与为结构特征的“纵向民主”,是一种有别于以往西方所走的民主(“横向民主”)道路,使中国稳定转型,避免了以往西方为走向民主而造成的资源浪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的民主政治模式是最佳模式 |
B.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无需借鉴西方 |
C.政治协商是中国民主政治的特点 |
D.“中国模式”应该在世界各国推广 |
随着《里斯本条约》在2009年12月1日生效,世界贸易组织当天开始正式使用“欧洲联盟(欧盟)”这个名称来取代先前一直使用的“欧洲共同体(欧共体)”。欧共体和欧盟这两个组织建立的共同点是()
①不是武力征服的结果,而是欧洲霸权丧失的产物
②是两极格局形成和美苏争霸激化的产物
③属经济政治组织,是世贸组织的成员
④反映了欧洲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的加强
A.①④ | B.①② |
C.②③ | D.③④ |
1938年,美国国会通过《公平劳工标准法》,设定了工人的最低工资,并创设了统一的“一星期40小时工作制”。随后,“附有慷慨的健康和失业福利的长期合同消除了因购买汽车和住房而致负债的长期风险”。这一现象本质上反映了( )
A.美国民主制度转型,立法保护工人权益 |
B.国际工人运动在美国取得了革命性进步 |
C.生产与消费矛盾仍是经济体制改革重点 |
D.美国试图缓和社会矛盾,准备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