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小重山•端午 [元]舒颉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①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②。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
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泪罗江。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阙和下阙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其二
唐·贯休
水香塘黑蒲①森森,鸳鸯鸂鶒如家禽。
前村后垄桑柘深,东邻西舍无相侵。
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
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
注:①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池沼中,高近两米。根茎长在泥里,可食。叶长而尖,可编席、制扇。
(1)前四句描写了山村怎样的景象?寄托了诗人怎样的生活理想?
(2)最后两句刻画了“山翁”怎样的性格?一个“熟”字回应了上文哪些情景?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观魏博何相公猎
张祜
晓出禁城东,分围浅草中。
红旗开向日,白马骤迎风。
背手抽金镞,翻身控角弓。
万人齐指处,一雁落寒空。
(1)诗歌前两联描写了怎样的场景?有什么作用?
(2)结合诗歌后两联,简要分析何相公形象。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雨晴
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1)本诗前两句是扣住什么来写春景的?这样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2)前人评价“却疑春色在邻家”为“神来之笔”,你认为这句诗“神”在何处?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夜思中原
刘过①
中原邈邈路何长,文物②衣冠④天一方。
独有孤臣挥血泪,更无奇杰叫天阊④。
关河夜月冰霜重,宫殿春风草木荒。
犹耿孤忠思报主,插天剑气⑤夜光芒。
注释:①刘过:南宋词人。②文物,礼乐:典章制度统称。③衣冠:指士绅、世家大族。④天阊:天门。⑤剑气:语出《晋书·张华传》,他夜观天象,见牛斗间紫气冲天,派人在江西挖到被埋的宝剑。
(1)请对这首诗的颈联进行赏析。
(2)结合全诗,简要概括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挼,读ruó,“揉搓”之意。
(1)古人常用比兴的手法,以自然现象中的风雨、风云比喻政治形势,请分析“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两句中寄予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来表现赏梅的不同感受。请选择其中一种手法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