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图说史是历史研习的方法之一,通过图像可以加深对历史现象的理解。阅读下列图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请回答:
(1)列举图1、图3人物在物理学方面的最伟大成就,简要说明两者成就之间的相互关系。
(2)仔细观察图2,这幅漫画讽刺的是当时哪位科学家?意在讽刺这位科学家的什么观点?
(3)图4的作者是谁?列宁是如何评价他的?
(4)写出图5作品的作者。
(5)图6中的人物终身追求的艺术与人生目标是什么?
(6)上述图片材料涉及的世界名人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文化学术界称15世纪是“文艺复兴的世纪”,16世纪是“宗教改革的世纪”,17世纪是“力学世纪”,18世纪是“启蒙世纪”,19世纪是 “科学的世纪”。
材料二:后世有人评论说“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
材料三:毛泽东曾说:“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事物”。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写出“文艺复兴的世纪”、“力学世纪”、“科学的世纪”的代表人物各一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为什么说“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
(3)根据材料三结合俄国列夫•托尔斯泰的文学作品,分析它们是如何反映社会现实的?
科技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改变了人类生活的轨迹,但也打破了人类生活的宁静。让我们展开历史的画卷,去见证科技的威力。
【科技推动发展】
材料一: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如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进型蒸汽机,史蒂芬孙发明的蒸汽机车,其他国家的发展进程相对缓慢。
材料二:1876年美国人贝尔发明了电话;1879年美国人爱迪生发明了电灯;1882年法国学者德普尔发明了远距离输电的方法;90年代意大利人马可尼试验无线电报取得成功;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试制汽车成功: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经过不断努力,终于制成飞机。
(1)根据上述材料回答: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材料一中哪一事件点燃了机器发明和使用的“星星之火”?第二次科技革命中,被称为发明大王的科学家是谁,其研究集中在哪一领域?
(2)材料一中英国发明的“新生产方法”是什么?
【科技打破宁静】
材料三:据统计,2013年雾霾几乎席卷了大半个中国。104个城市重度污染,平均雾霾天创52年之最。雾霾的形成,气象是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工业生产、机动车尾气排放等导致的大气颗粒物浓度增加。
材料四:今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飞机的不断进步大大加速了航空兵的发展,一战中航空兵由辅助兵种发展为独立兵种。化学兵也于1915年应运而生。通信兵装备了电话机、电报机以及电传打字电报机等,而无线电的广泛使用也使译码技术有了飞跃发展。汽车兵也随着汽车运输的大量运用而应运而生,并大大改进了后勤工作,军队的快速机动能力明显提高。这场战争是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500万人参战,四年间共造成约1000万的人丧生。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工业生产首次产生污染是当时哪一新能源的广泛使用?机动车尾气排放又是哪一新能源的广泛使用所造成的?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写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惨烈的战役是什么?材料四中各种新技术广泛用于一战,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列宁说:现代的文明的美国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这是美国人民反对当时压迫美国,使美国处于殖民地奴隶地位的英国强盗们的战争。
材料二:我们正从事一场伟大的内战,以考验这个国家,或者任何一个孕育于自由和奉行一切人生来平等的原则的国家是否能够长期存在下去。……我们这样做是完全应该而且非常恰当的。
——林肯《葛底斯堡演说》
材料三: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改革使俄罗斯在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了转型。
——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
(1)材料一中“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是指什么战争?这场战争的转折点是什么?
(2)材料二中“一场伟大的内战”指什么战争?这场战争与材料一中的战争在革命任务上有何不同?
(3)材料三中“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障碍”的制度是什么?主持改革的沙皇是谁?改革是如何解决土地问题的?
(4)俄罗斯在“19世纪最后十年的转型”表现在哪里?
在人类现代化的进程中,相继崛起了九个世界性大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走向整体]
材料一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因此,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1500年前后,促成各种族集团之间第一次直接交往的重大事件。据材料一概括说明“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的依据。
[走向现代]
材料二 此时的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后世称之为“工业革命”。
——《大国崛起》解说词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崭新的生产方式”是指什么?工业革命的最主要发明是什么?
[新国新梦]
材料三这个国家的出现,虽然只有230年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它在欧洲文明的基础上,独创性地走出了一条自已的发展道路,将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位置占据了一个多世纪。
——《大国崛起》解说词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描述的是哪一国家?这个国家崛起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障碍?
[百年维新]
材料四 1853年,来自太平洋东岸美利坚合众国的四艘全副武装的黑色军舰,敲开了日本国门,日本被迫开国。这个东方小国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也迎来了弃旧图新的机遇。
——《大国崛起》解说词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为“弃旧图新”进行的变革是什么?作用如何?(1 分)
(5)世界大国的崛起,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中国经济网
材料二:
材料三:下面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使用的新式武器。
(1)材料一中“生产的革命”是指什么事件?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次科技革命的成就?根据图一这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图二反映的哪一国家科技革命的成就?
(3)材料三中坦克使用的动力是什么?新式武器的应用增加了战争的残酷性,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有“绞肉机”之称的是什么战役?该战役有何地位?
(4)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你有何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