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赫伯特(1583—1648)被誉为自然神论之父,其学说在欧洲影响深远。自然神论谴责宗教中的非理性因素,抨击任何形式的有组织的信仰,自然神论提倡信仰的上帝更像一位理性的神。由此看来,自然神论的重要影响是
A.推动欧洲的宗教改革 | B.推动欧洲的启蒙运动 |
C.促使文艺复兴运动进入新阶段 | D.有利于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建立 |
从孔子提出“仁”到孟子主张“仁政”,再到荀子强调“仁义”,儒家思想的早期发展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 )
A.从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描绘设计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
B.统治者要“仁者,爱人”,被统治者要“克己,顺服” |
C.依靠礼仪法治的教化规范,把小人变成君子,凡人变成圣人 |
D.从强调“三纲五常”入手构建一个大一统的社会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汉初郡国铸币出现失控,放民铸钱成为汉景帝时期七国之乱的原因之一。汉武帝登基以后,虽然延续“文景之治”有过的一段“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的短暂丰盈时光,但是社会财富逐步集中到少数从事冶铁、铸钱、煮盐的富人手中,富商大贾囤积财富、奴役穷人,以至国家财政出现了入不敷出的困局。出于中央政府经济管理和政治统治上的需要,汉武帝十分重视解决币制问题……以上林三官五铢钱的推行为标志,一举解决了困扰西汉金融多年的私铸、盗铸问题,一方面将地方的铸币权重新统一于中央,另一方面稳定了金融,基本解决了汉初以来一直未能解决的币制混乱问题,至此西汉的币制改革取得了较大成功。
——摘编自夏日新《汉武帝六次币制改革》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汉武帝进行币制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武帝币制改革的积极作用。
世界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在未来的5年,世界经济将出现8—6—4—2的发展格局,即亚洲发展中经济体将年均增长8%,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将年均增长6%,世界经济将年均增长4%,发达国家将年均增长2%,亚洲的新兴经济体有望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由此得出结论()
A.世界经济重心已转向发展中国家 |
B.多边贸易体制框架已经构建 |
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
D.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趋势加强 |
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列宁在论述对资产阶级实施无产阶级专政必要性时指出,“小生产是经常地、每日每时地、自发地和大批地产生出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下列做法中体现这一理论内涵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出台 |
B.新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
C.赫鲁晓夫开始推行经济改革 |
D.戈尔巴乔夫建立家庭农场 |
1929-1933年经济危机后,英国经济遭受重创,急需缓解危机之法,但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却专程到美国拜会富兰克林·罗斯福,并向他推销解决危机的“经济干预主义”政策。出现该举动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政府没有意识到新政理论的效用 |
B.罗斯福新政与凯恩斯主义实质相同 |
C.该理论需要强大的经济基础作后盾 |
D.罗斯福新政对凯恩斯的现实吸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