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之所以被称为“浪漫主义之父”,主要是因为他
A.生活在18世纪中期 |
B.是启蒙运动中最激进的思想家 |
C.震动了整个欧洲思想界 |
D.认为把理性视为人类行为的向导是不可靠的,应当依靠情感、听任本能和情绪办事 |
2011年3月28日,新国博展牌把“司(sī)母戊鼎”改名“后(hòu)母戊鼎”。“司母戊鼎”的命名,应是郭沫若先生所为,他认为“司母戊”即为“祭祀母亲戊”。祭祀祖先的传统起源于
A.内外服制度 | B.宗法制度 | C.分封制 | D.礼乐制度 |
历史观是指对古今世象变迁的感性认识的理性升华。下列言论所信奉的历史观明显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周监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将从周矣” |
B.“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
C.“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
D.“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将不可以不尚贤” |
下图是江苏镇江丹徒区出土的一件青铜器——宜侯矢簋。簋内底有铭文120余字,大意为西周康王册封矢为宜侯,并赏赐他鬯酒(一种香酒)、铜器、弓箭和土田、山川、奴隶等。该文物的价值包括
①说明了铭文最早使用于丹徒区
②体现了西周完整的宗法结构
③佐证了西周实行过分封制
④反映了西周的青铜冶炼技术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明朝文官钱宰有诗写道:“四鼓咚咚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这首诗从根本上反映了
A.封建官僚的勤政和从善如流 | B.君主专制强化带来的政治压力和危机感 |
C.封建官场的腐败和官僚的交恶 | D.封建文人安贫乐道、崇尚自然的志趣 |
据统计,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期间,内外诸司奏札凡1660余件,共3291事。平均算来,皇帝每天审批的公文达207余份,处理的事务多达411余件。上述材料中所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宋代废除三省制,高度强化君权 |
B.明代地方设三司 ,高度集权于中央 |
C.明代设殿阁大学士,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
D.明代裁撤丞相,中枢权力机构发生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