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下列是两位学者的言论:
上帝赋予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塑造自己的能力,他可以下降为动物,也可以上升到与上帝相似的东西。 ---皮柯《论人的尊严》
真正高尚并非天成,而是自为的。
---彼特拉克
材料二: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被赦罪或免罪。
---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三: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材料四: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
---卢梭《社会契约论》
(1)材料一中两位学者的共同主张是什么?体现了怎样的人文精神?
(2)依据材料二,马丁.路德提出的宗教主张是什么?这一主张有何重要意义?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孟德斯鸠和卢梭为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分别提出了哪些重要的政治主张?
图4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越南发表的反映当时战争的漫画,能直接体现作者意图的标题是
A. | "怎么会这样?" | B. | "糟糕的战争!" |
C. | 美国侵略者的命运 | D. | 法国侵略者的下场 |
2009年,人民海军在山东青岛举行建军六十周年阅兵。这里曾见证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蒙受屈辱的历史,与此相关的国际文件是
A. | 《辛丑条约》 | B. | 《凡尔赛和约》 | C. | 《开罗宣言》 | D. | 《波茨坦公告》 |
(2009年北京文综)2009年,人民海军在山东青岛举行建军六十周年阅兵。这里曾见证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蒙受屈辱的历史,与此相关的国际文件是
A.《辛丑条约》 | B.《凡尔赛合约》 | C.《开罗宣言》 | D.《波茨坦公告》 |
国际联盟和联合国分别是在两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组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建立一个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参加的联盟(国联),不管是大国还是小国,—起合作来维持和平,这是威尔逊总统梦寐以求的事……联盟,从来就没有取得它的创始人所期望达到的出色成就……在所有重大危机中,人们要么是不听国联的话,要么就是根本不理它。
———自思斯·拉夫尔《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联合国成立以来头三十年的成就,尚可予人深刻印象……但它在普遍裁军方面却一事无成。它也未能制止苏美之间日益增长的摩擦,而这种摩擦肯定是对国际和平的威胁……然而,可以论断,联合国由于提供权宜的解决办法和讨论各种牢骚的讲坛乒有助于防止两个巨人的迎面冲突。结果,种种危机愈演愈烈,成为剧烈的争吵,但未形成毁灭世界的大规模的祸秧。
——伯思斯·拉夫尔《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右图漫画:联合国秘书长交接
请回答:
(1)两大国际组织的建立反映了世界人民的共同追求是什么?
(2)材料二和材料三是如何评价联合国的作用?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
(3)从上述材料看,国联和联合国存在哪一相同的问题?分析其主要症结。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后期)英国科学家虽然有不少发明,但他们固守蒸汽时代的旧技术,轻视电力技术应用,比如电灯发明后,它以耀眼的光芒宣告,新的光源将使世界的面貌焕然一新。而当时在英国,电灯的推广却遭到煤气照明公司的反对,千方百计保护已取得垄断地位的煤气照明,致使第二次科技革命产生的新型工业部门发展迟缓。
——《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美国在这一时期(19世纪后期)的技术研究和技术引进,主要是应用技术,并不更多注意基础学科研究,但这为后来科学研究和更多的技术发明创造了条件,争取了时间,聚集了力量。……在一战期间,欧洲及世界各地的著名科学家向美国流动,美国抓住这一时机采取自由开放的政策在世界各地搜罗“智囊”,进口博士……
——《世界经济运动轨迹探索》
材料三 经济重心转向大西洋后,世界经济进入了从产生到发展的最活跃时期。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科学技术革命的连续发生,生产力向更高层次飞跃,领先国家经历了由英国到美国的更替,从而牵动世界经济重心从西欧向北美跨越。
——《世界经济运动轨迹探索》
请回答:
①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轻视新发明新技术的原因及后果。
②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后期美国为大力发展新科技而采取的措施。
③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世界经济重心转移的主要原因,并说明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