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读初二的江苏徐州少年王醇营今年入选“全国最美孝心少年”。王醇营从小生活在一个非常贫困的家庭,年迈的外婆常年重病,小醇营四岁的时候,爸爸又因为患强直性脊椎炎和脑淤血瘫痪在床,后来长期抑郁的妈妈也得了精神病,小小的王醇营从此一边上学一边承担起照顾全家的重担。小醇营学着妈妈以前的样子洗衣、做饭。打他记事时起,就好像成了一家人的护工,外婆的冠心病经常在夜里犯,他就一个人推着三轮车往镇卫生院送。爸爸刚瘫痪在床时,他更是每天寸步不离的守在床边。为了给家人挣医药费,王醇营种了几亩棉花、花生和玉米,平日里的打药、除草都得靠他一个人,他还曾偷偷地去当地的砖厂当过搬运工。
(1)王醇营的孝心令我们感动,他有哪些具体行为让你感动?(至少列举三个)
(2)请结合所学知识从道德和法律的角度谈谈王醇营“孝”的理由。
当今社会,加强“家风”建设被再次提起。“家风”是什么?有人说,“家风”是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有人说,“家风”是勤劳节俭;有人说,“家风”是做事要坚持不懈;有人说,“家风”是遇到困难不低头;有人说,“家风”是朴实诚恳;有人说,“家风”是要自强自立……
运用所学知识请回答:
⑴加强“家风”建设,对我们来说,在家庭关系中,最主要的是什么?代代相传的“家风”实际上是什么的传承?
⑵加强“家风”建设,属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哪一方面的内容?其重点是什么?
⑶请你列举肥西十大优秀家风中的两例。
安徽“板车女孩”黄凤获2013年“最美孝心少年”称号。一次意外的摔伤,爸爸高位截瘫,妈妈离婚改嫁,当时年仅6岁的女孩黄凤独自撑起一个家,8年如一日照顾着瘫痪的爸爸和年迈的奶奶,每天早晨6点钟起床做饭,课间还要回家给爸爸翻身,她用安了轮子的铁板推着父亲四处求医……(1)请结合材料,说一说黄凤获此殊荣的原因。(答出两个方面即可)
(2)作为中学生,虽然我们年纪尚小,但我们毕竟日渐成熟,开始融入社会,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请谈谈在学校、社会中你应承担的责任。
探究下列情境,回答问题。
情境一:周日,学生小俊在路边遇到一位摔倒的老人,正当他准备去搀扶时,周围的人说:“小心他讹你”。 小俊的正确做法:。
理由:
情景二:放学时,小华发现自己所在的小区存在无盖窨井,长期无人修复。
他的正确做法是:
理由:
情境三:看见一位同学正在为学校的草坪制作保护标语。
你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境探究
情境一:第一次中考模拟,小夏的数学只考了88分,为此,他最近老是唉声叹气,说自己中考无望。
(1)他的态度是:的表现。
(2)他应该:。
情景二:随着中考的日益临近,小夏感到心里很烦躁。在学校,他喜欢一个人呆着,不愿意和同学一起玩。在家里,面对爸妈的关心,他显得很不耐烦,甚至和家长对着干。
(1)小夏的心理表现有:。
(2)针对上述一种表现,你给小夏的建议是:。
情境三:小夏的成绩不够理想,父母建议一起去相山庙拜神求签,保佑考出好成绩。
(1)小夏的正确做法:。
(2)理由:。
难忘初中生活,感动永驻心间
(1)临近毕业,王倩和赵东在一起,回忆着难忘的初中生活。
王倩:初二转学刚到咱班时,我的普通话不好,说话一紧张还有点儿结巴,学习也很吃力,当时很自卑,但是老师、同学们并没有笑话我、瞧不起我。记得那次我生病,大家都去医院看望我,还轮流给我补课。每想到这些,我都特别感动。
老师、同学对待王倩做到了:
赵东:记得一节思想品德课上,我回头说话,老师以为是同桌张雪,于是批评了她,当时我没敢吱声,张雪也没反驳。下课后,我非常愧疚地向张雪表示了歉意,她非但没跟我计较,反而还让我别放在心上。随后,我鼓足勇气去找老师承认了错误。没想到,老师立即到班里说明了此事,向张雪道了歉,还表扬了张雪和我。老师话音未落,教室里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件事至今让我难以忘怀。
赵东做到了:
张雪做到了:
这件事反映出该班的师生关系是:
(2)读了王倩、赵东同学的感动纪事,相信此时此刻,令你感动难忘的初中生活又一幕幕浮现在眼前。请选取一幕记录下来,让评卷老师分享你的成长体验与感悟。(7分。所写事例中不要出现校名和自己的姓名,否则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