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央电视台专门推出《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数百路记者走入群众中间,就“家风”的话题进行采访。采访的对象既有街头草根,又有专家学者,更有知名人士。“仁义贤淑、勤俭持家、睦邻友善”这些传统的家风让人们在总结家风的同时更增添了感动和自豪。
(1)作为你家“家风”的继承人说一说你家的“家风”是什么?(至少两点)
(2)为践行好的“家风”,在今后与同学交往的过程中要掌握哪些交往的原则?
(3)谈一谈我们如何掌握交往的艺术,提高交往的能力?
材料一: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 纲要》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分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大学等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各学段的教学要点和教学任务中,力求做到三个“全覆盖”:一是学科课程全覆盖,将教育内容体现到德育、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主要课程中去;二是教学环节全覆盖,包括课堂教学、课堂外教学、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是教育人群全覆盖,从小学一直到大学,整体贯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材料二:2014年9月9日上午,习近平来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一线教师,习近平拿起一本课标书翻看。他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据悉,你校正在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教育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l)请你谈谈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青少年的重要意义。(两个方面即可。4 分)
(2)围绕本次主题活动,请你策划出适宜在校园开展的具体活动项目。(两个方面即可。2分)
(3)请你写出一句自己最欣赏的中国古代经典诗词并谈谈从中受到的启发。
材料一:近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发布的调查研究报告,选取广东的八个城市17所中学的1742名初中生。调查显示: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压力和考试焦虑的有50.7 %;52.5 %的学生明确表示不会向他人轻易表露不良情绪;35.7%的学生经常向父母发脾气;67.6%的学生经常会提醒自己忘记不愉快的事情,但在真正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却只有44%的人表示能摆脱消极情绪或正确调适自己的不良心情;不喜欢与他人沟通,占37.2%,与父母沟通有璋碍的占42.3% ,不会把自己的秘密告诉父母昨占81.3%。材料二:教育部新修定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初中学校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加强自我认识,客观地评价自己,认识青春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适应中学阶段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积极与同学、老师及父母交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情绪体验与表达,并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有效管理,正确处理厌学心理,抑制冲动行为;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着重培养应对失败和挫折的能力。
据悉,你校正在开展“关注中学生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谈谈在中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两个方面即可。4分)
(2)请你谈谈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应具备的心理品质。(两个方面即可。4分)
(3)请你提出有效管理情绪的具体办法。(两个方面即可。2分)
材料一:蜿蜒于绝壁之上,穿梭在峻岭之间,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到今天已整整流淌50 年。50 年前,林州十万大军绝壁穿石、挖渠千里,引一渠清水进家门,把中华民族精神之旗插在太行之巅;今天,中华儿女拓荒创业,红旗渠精神在时代中淬火升华,历久弥新,为中国梦续航增添新动力。
材料二:红旗渠精神代表的是一种中国精神,汇聚着中国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如今,中国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也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凝心聚力、激浊扬清的精神力量。红旗渠精神,必将为我们注入源源不绝的正能量。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l)当年林县人民创造的奇迹,对今天我们青少年成长有何启迪?(两个方面即可。4分)
(2)请你谈谈对中国道路和中国精神内涵的理解。(两个方面即可。6分)
材料:2014年是互联网进入中国20周年。如今,我国网民规模已达6 亿多人,互联网普及率接近50% ,其中,手机网民规模就达到5 亿。互联网已日渐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环节,无论是信息获取、通信联络、社会交往、购物理财,抑或学习、工作与娱乐,互联网为这些日常行为开拓了前所未有的空间,也使得我们对它更加依赖。互联网还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生态,增强了官民互动,开辟了网络民意渠道,推动了政府决策的科学民主。互联网对经济生活的改变最为显著,“互联网+”模式给各个行业带来创新发展机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但烦恼伴随成长而来,互联网世界迎来的不仅仅是阳光:脏话谩骂、网上色情、水军汹涌、网络谣言、制假售假泛滥、侵犯知识产权、网络欺作不断、网络安全问题凸显、网络服务差且费用高等等,中国互联网发展任重道远。2014 年2 月27 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2014 年11 月24 日,首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启动,主题是“共建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l)青少年应如何提高自身媒介素养,适应信息化社会?(三个方面即可。6 分)
(2)请你为国家推动网络强国建设献计献策。(两个方面即可。4 分)
材料一:科技之最:最玄 发现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最精神九刻写中国精度;最深 蛟龙刷新中国深度;最小找到乙肝病毒受体;最大 航母入列到歼—15起飞;最远嫦娥与小行星擦肩而过;最广中国北斗正式提供服务……
材料二:过去五年我们加快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制定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推动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全面发展,为国家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
(1)读完两则材料,你感受到了什么?
(2)要加快发展科学技术、教育,我国必须坚持哪一发展战略?坚持这一战略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哪两个方面的创新?
(3)我们中学生应从哪些方面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