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而其终极目标都是救国,可以称之为殊途同归”。以下对这段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①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关节点
②折射出全体国人要求变革的社会思潮
③救国是当时多个新兴力量的共识
④反映了中国追求近代化途径的多样性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下图为1947年法国共产党人针对马歇尔计划张贴的一张宣传画,其所表明思想是“有偏袒的援助会使欧洲分裂”。其所说的欧洲分裂应是
A.由于援助数额的差别,会造成受援助国之间的矛盾 |
B.扶植和控制西欧,使之与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对抗 |
C.制造英法矛盾,以便美国操纵控制欧洲 |
D.通过援助一些国家的反政府力量,制造国家分裂 |
美国财政部长福勒曾得意地宣称:“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然而好景不长,导致这一现象瓦解的原因包括
①美苏争霸;②日本、西欧崛起;③中国的振兴;④美国经济实力相对削弱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为了提高本国商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减少本国货币的含金量,贬低本国货币与外币的比价,掀起了一场激烈的货币战。在整个危机期间,宣布货币贬值的国家一共达到56个。针对上述问题,二战后,在美国主导下
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 B.实施马歇尔计划 |
C.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 D.订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
语汇在媒体中出现频率的多少直接反映了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下列是1945——1950年世界各大媒体出现较多的语汇,其中属于1947年的是
A.联合国、关税和贸易总协定、冷战、美苏争霸 |
B.关税和贸易总协定、冷战、对抗、欧洲共同体 |
C.经济恢复、冷战、关税和贸易总协定、民族独立 |
D.关税和贸易总协定、国际合作、霸权主义、和平共处 |
1947年杜鲁门说:“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我现在宣布,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危害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这意味着
A.美国重视自身安全 | B.美国要充当世界警察 |
C.美国要维护世界和平 | D.美国要与苏联争夺霸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