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海建说:“在宏观的历史叙述中,细节经常被无意或有意的忽略。如此这般的直接结果是,历史被叙述为运动方向明确的具有某种必然性的潮流。由此引发的直接思考是,戊戌变法若真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必然事件,其结局似不应如此。连续13年的观察使我感到,戊戌变法很可能是一偶发的事件,其发生、发展到最后的结局,充满着变数,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很可能就存在于那些历史的细节之中。”这表明
| A.戊戌变法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 B.宏观史学缺乏必要的研究价值 |
| C.研究戊戌变法需要更加重视细节 | D.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地表现历史 |
(2011年湖南岳阳高三模拟)“人无贵贱皆兄弟,物论多少一秤分。铲除鞑虏建天国,剿灭妖言传真经。”是指中国近代的( )
| A.三元里人民抗英 | B.太平天国运动 |
| C.义和团运动 | D.辛亥革命 |
(2010年郑州模拟)某班设计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网页进行自主学习,页面设置了“历史背景”“重要人物”“历史文献”“学习检测”等四项链接,如果再添加一项新的链接,最合适的是( )
| A.鸦片战争 | B.天国兴衰 |
| C.洪仁玕 | D.《天朝田亩制度》 |
1980年8月,邓小平在回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提出的“怎样才能避免或防止再发生诸如‘文化大革命’这样可怕的事情”时指出:“这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为此,我国采取的重大措施有()
①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③中共“十五”大把“依法治国”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写入宪法
④提出并实践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相比,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新特点是()
| A.规定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 | B.规定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
| C.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 D.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
1945年5月9日,莫斯科人们在纵情欢庆胜利。时任美国驻苏参赞乔治·凯南则发出惊人论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新的战争则刚刚开始。”“新的战争”表现在()
①相互攻击对方的价值观和社会制度
②外交对抗和封锁禁运
③军备竞赛和组建军事集团
④发动代理人战争
| A.①②④ | B.③④ |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