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课外文言文阅读(共8分)
陈灌列传(节选)
陈灌,字子将,庐陵人也。元末,世将乱,环所居筑场种树,人莫能测。后十年,盗蜂起。灌率武勇结屯林中盗不敢入一乡赖以全。太祖平武昌,灌诣军门谒见。与语奇之,擢湖广行省员外郎,累迁大都督府经历。从大将军徐达北征。寻命筑城泰州,工竣,除宁国知府。时天下初定,民弃《诗》《书》久。灌建学舍,延师,选俊秀子弟受业。访问疾苦,禁豪右兼并。创户帖以便稽民。帝取为式,颁行天下。伐石筑堤,作水门蓄泄,护濒江田,百姓咸赖。有坐盗麦舟者,论死数十人。灌覆按曰:“舟自漂至,而愚民哄取之,非谋劫也。”坐其首一人,余悉减死。灌丰裁严正,而为治宽恤类此。洪武四年召入京,病卒。 (节选自《明史·列传》)
【注释】①环所居筑场种树:在住处周围种了大量的树。②擢:提拔。下文中的“迁”、“除”都与此相类似,授予官职的意思。③豪右:豪强。④覆按:复审案件。⑤丰裁:风纪。
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段2处)
灌 率 武 勇 结 屯 林 中 盗 不 敢 入 一 乡 赖 以 全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灌诣军门见(      ) (2)命筑城泰州(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灌建学舍,延师,选俊秀子弟受业。
结合本文所列举的事件,说说陈灌是个怎样的人。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名著人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文言文阅读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解释文中划线的词。
(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2)出无敌国外患者则( )
(3)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然( )
拟写一句与本文思想相近的格言警句。

翻译句子。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译文:

阅读《愚公移山》,完成题。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下列划线词词义或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惧不已也其如土石何 B.残年余力不物喜,不以己悲
C.山不加增面山而居 D.汝不惠医好治不病以为功

解释划线词。
山北之塞____②杂然相许____
③寒暑节_____④汝之不_____
翻译句子。
(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对本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河曲智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因而嘲笑愚公自不量力,太不聪明了。
B.文章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虽然增强了艺术效果,但也宣传了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等封建迷信思想,这是应该批判的。
C.文中写“太行”、“王屋”二山“高万仞”,用夸张的手法写两山的高大,强调移山艰难,衬托了愚公形象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D.“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既表明愚公的事业不受众人的拥护,也是为了和下文的智叟形成强烈的对比,加强了讽刺的艺术效果。

你是否赞同愚公的做法?为什么?

(一)治水必躬亲钱泳
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字词。
①泥于掌故掌故:
②非相度不得其情相度:
③非咨询不其致 穷:
④则事不而水利不兴矣举: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②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治水为什么“必躬亲”?(2分)
从“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中,你看到了海瑞的哪些品质?(2分)
为了证明“治水必躬亲”这个观点,作者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2分)

(一)
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字的意思。
①人皆其精练()②旬日子方皆尽()
③及反,市罢,不得履。()④吾剑之所从坠()
翻译。
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②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③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三峡》“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描写得形神兼备,试分析好在哪里?


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孔子怎样的交友原则和态度?

古文阅读
三峡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 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柽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解释下面划线的词。
沿阻绝____________虽乘奔御风,不以也____________
属引凄异____________沿溯阻绝_______________
翻译下面句子。
(1)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理解填空。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文章的第②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__________的特点;文章第④段与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相对应。
郦道元堪称写水的高手,他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水势盛大,又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江水清澈,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用原文的语句填空)
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素湍绿潭,回清倒影”通过“回清倒影”写出水的清澈;通过“素湍绿潭”写出了水的静态和动态。
B.“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富有韵律。
C.“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运用工整的句式,写出了秋季三峡的景色特征,表现了三峡景色的凄婉美。
D.“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烘托了山的高耸。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