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题。
暮春即事
(宋)叶采
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约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从“动与静”关系的角度赏析《暮春即事》。
“闲坐小窗”与“闲敲棋子”中的“闲”情是否相同,请简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故地重游
金•元好问
杨柳青青沟水流,莺儿调舌弄娇柔。
桃花记得题诗客,斜倚春风笑不休。
本诗第三四句与唐代崔护的《题都城南庄》有关,请写出末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 。”
本诗在写景时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何妙处?
诗眼多是诗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情感,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且能带起全篇或全句的词语,本诗的“诗眼”是什么?为什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文后各题
[越调]柳营曲·范蠡①
无名氏
一叶舟,五湖游,闹垓垓不如归去休。红蓼滩头,白鹭沙鸥,正值着明月洞庭秋。进西施一捻②风流,起吴越两处冤仇。趁西风闲袖手,重整理钓鱼钩。看,一江春水向东流。
[注]①范蠡:春秋时越国大夫,助越王灭吴后,归隐江湖。②一捻:一把,形容西施的体态非常纤秀。
此曲塑造了怎样的范蠡形象?请简要分析。(5分)
曲的最末一句与李煜《虞美人》中“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句在手法和情感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
孤雁
崔涂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
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
注:(1)崔涂(854~?),字礼山,今浙江富春江一带人。唐僖宗光启四年(888)进士。终生飘泊,漫游巴蜀、吴楚、河南,秦陇等地。(2)矰:zēng短箭。缴zhuó:系箭的丝绳。
这首诗全篇皆实写“孤雁”,作者是怎样突出孤雁之“孤”的?
结合全诗,说说诗的最后两句作者对孤雁有怎样的感情?又借孤雁表达了自己怎样的人生感受?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
虞美人•梳楼
蒋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蒙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阑干,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结合诗句简要赏析首句“丝丝”一词的妙处。
本词除运用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之外,还运用了其他几种艺术手法来表现思归之情。请选择其中两种,结合相应词句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的题目。
过耶溪①
唐·朱庆馀
春溪缭绕②出无穷,两岸桃花正好风。
恰是③扁舟堪入处,鸳鸯飞起碧流中。
【注】①耶溪,即若耶溪,今浙江绍兴以南,相传为西施浣纱处,有世外桃之景。②缭绕:回旋的样子。③恰是:正好。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简要概述。(2分)
尾联运用了何种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