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逆反应:X+YW+Z,反应速率(V)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
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体系的一个条件(温度、浓度、压强)所引起的变化。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t0时条件改变引起的变化是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B.若t0改变的条件是压强,则W、Z均为气体,X、Y中只有一种为气体 |
C.若t0改变的条件是温度,则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
D.若t0改变的条件是浓度,改变的方法是减小X、Y的浓度 |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H2SO4与Ba(OH)2溶液反应:Ba2++OH-+H++SO42—===BaSO4↓+H2O |
B.向NaHSO4溶液滴入NaHCO3溶液:HCO![]() |
C.Na2CO3溶液中通入CO2:CO![]() ![]() |
D.CH3COOH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H++OH-===H2O |
根据下列三个反应的化学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关系式不正确的是
(1)I2+SO2+2H2O===H2SO4+2HI (2)2FeCl3+2HI===2FeCl2+2HCl+I2
(3)2FeCl2+Cl2===2FeCl3
A.氧化性:Cl2>Fe3+>I2>H2SO4 | B.还原性:SO2>I->Fe2+>Cl- |
C.2Fe+3I2===2FeI3 | D.FeI2+Cl2===FeCl2+I2(Cl2不足时) |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测定四份不同澄清溶液的成分,记录如下
表,其中记录合理的是
甲 |
K2SO4、BaCl2、NH4NO3 |
乙 |
NaCl、Ca(OH)2、K2CO3 |
丙 |
HCl、Na2SO3、NaCl |
丁 |
K2SO4、NaNO3、KCl |
A.甲 B.乙C.丙 D.丁
除去NaCl中混有的 MgCl2、Na2SO4时选用
A.NaOH、Ba(NO3) 2、Na2CO3、HCl |
B.Ca(OH) 2、Mg(NO3) 2、Na2CO3、HCl |
C.NaOH、BaCl2、Na2CO3、HCl |
D.Na2CO3、BaCl2、HCl |
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
A.胶体的分散质能通过滤纸空隙,而浊液的分散质不能 |
B.产生丁达尔现象 |
C.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 |
D.胶体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