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小明带领生物课外实验小组同学到某农场李爷爷家,受到李爷爷的热烈欢迎。在李爷爷的带领下,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向果园出发。
(1)路过一块农田,同学们经过讨论后,很快绘出了农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你据图回答:该食物网共有5条食物链,猫头鹰与蛇之间的关系是 。图中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 。
(2)李爷爷打一谜语让大家猜。“麻房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大多数同学能猜到是花生的果实。请问李爷爷谜语中的“白胖子”是子房里的 发育来的。同学们帮助李爷爷移栽果树苗,移栽时根部带有大量的土,这是因为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 区。移栽时还应在阴天或傍晚,这是为了降低植物的 。
右图是人体消化、呼吸、循环及排泄等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的A、B、C、D表示人体的几大系统。①~⑥表示人体的某些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A系统内,完成①过程的主要器官是。
(2)经过③过程,血液成分的主要变化是。
(3)在C系统中,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的器官主要是。
(4)在D系统内,血液流经肾脏时,主要通过和两个过程形成尿液,进而将人体细胞产生的许多废物排出体外。
(5)图示中的排泄途径共有条。
右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该食物网由条食物链组成。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为
(2)该食物网和一起构成了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
(3)该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 ,数量最少的生物是 。但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成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各成分的数量始终处于之中。其结构和功能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是因为生态系统本身具有 能力。
(4)若该生态系统受到DDT污染,则在图中生物体内DDT含量最高的是。
(5)若人类大量捕食青蛙,则该生态系统食草昆虫会发生什么变化:
阅读并分析下列资料
①蚯蚓适合生活在阴暗、潮湿、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变得疏松,蚯蚓的粪便还能增加土壤肥力。
②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的叶受到触碰后会立即合拢。
③一粒玉米能发育成一颗高大的植株,并结出许多个玉米粒;一个鸡蛋能孵化出一只小鸡。
(1)资料①说明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生物不仅能______环境,而且能_______环境。
(2)资料②说明生物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
(3)资料③说明生物能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下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请回答:
(1)图中生产者是____________,食物链不包括生态系统中生物部分的 。
(2)该食物网中有________条食物链,请写出其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的各种生物,数量最多的是_____;数量最少的是__。
(4)昆虫与草之间是__________关系。昆虫与鼠之间
|
是 关系。
(5)在自然状态下,图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相对稳定,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能力,但这种能力是____________。据有关报道,广东省英德市某村大多数人寿命不过40岁。该省地质调查院得知后,开展了粤北岩溶地下水资源勘察与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发现因地势低洼,污水渗入地下,污染了地下水资源,以致地下水锰含量每升高达0.65毫克,亚硝酸盐含量每升达0.15毫克,分别超过了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的6.5倍和30倍。由于长期循环使用污染水,当地人的健康与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可见,人类的活动会影响环境,而环境的变化又影响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请结合本地生态环境、生产或生活实际状况作答:
(1)举一个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2)针对该例提出一个探究性问题。
(3)用已有知识作出假设。
(4)说出探究问题的方法。
(5)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