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易通
过肺部进入血液。PM2.5进入人体后,会被吞噬细胞吞噬,同时导致生物膜通透性改变,引起细胞死亡。下列有关PM2.5的推测合理的是

A.PM2.5进入人体细胞的途径:血浆→组织液→淋巴→病变细胞
B.颗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血液会导致血浆呈酸性
C.PM2.5可能成为过敏原,其诱发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过强
D.吞噬细胞吞噬PM2.5,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人体细胞代谢部分简图。图中甲表示ATP,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丙→丁过程中,起催化作用的酶空间结构不同
B.丙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C.丁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而戊可用于甲的合成
D.在红细胞吸收葡萄糖时,细胞中乙的含量会显著增加

矿工中有一种常见的职业病——“硅肺”,其发病原因是肺部吸入硅尘后,吞噬细胞会吞噬硅尘,却不能产生分解硅尘的酶。硅尘进入人体肺细胞后会破坏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导致细胞通透性改变,使肺部细胞死亡,进而损害肺的功能。下列有关“硅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对硅尘的吞噬,是人体的第一道免疫防线
B.“硅肺”的肺细胞死亡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C.硅尘可能破坏细胞内的溶酶体膜,致使其内的水解酶释放
D.硅尘进入人体后,将全部被人体第一、二道免疫防线阻挡

现有2个取自同一个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大小相同、生理状态相似的成熟细胞,将它们分别浸没在甲、乙两种溶液中,测得液泡直径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

A.乙溶液的浓度比甲溶液大
B.2min时,甲、乙溶液中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均高于初始值
C.10min时,取出两个细胞并置于清水中,都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的现象
D.本实验若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为材料,则现象更明显

下列有关“探究酶的特性”系列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探究酶的高效性”实验中,自变量是酶的种类
B.在“探究酶的专一性”实验中,自变量一定是酶的种类
C.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自变量不止一种
D.在“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无关变量不止一种

下图l表示已知的染色体,图2表示该染色体在自然状态下发生的几种变异。上面的字母表示有关的基因。其中不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