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取Na2CO3、NaHCO3固体各2g,分别加入两只大试管中,再各加10mL蒸馏水,充分溶解后各滴入2滴酚酞溶液,观察到下图所示现象。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试管a溶解过程中温度下降 |
B.试管b中放入的是NaHCO3固体 |
C.两试管中水的离子积常数:a<b |
D.对比液体颜色可知常温下水解程度:CO32->HCO3- |
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高锰酸钾分解 | B.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 |
C.锌放入稀硫酸中 | D.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 |
下列变化中不包含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是
A.碘晶体的升华 | B.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
C.过氧化钠露置空气中 | D.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氯气 |
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P(g)+Q(g)R(g)+S(g),下列说法中可以充分说明这一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P、Q、R、S的浓度相等 | B.P、Q、R、S在容器中共存 |
C.P、Q、R、S的浓度不再变化 | D.P、Q的消耗速率相等 |
有A、B、C、D四种金属,将A与B用导线连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B不易腐蚀。将A、D在稀盐酸中构成原电池,电流由A通过导线流向D。将铜浸入B的盐溶液中,无明显变化。如果把铜浸入C的盐溶液中,有金属C析出。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DCAB B.DABC C.DBAC D.BADC
在25mL 0.1mol·L-1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1CH3COOH溶液,溶液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离子浓度的比较正确的是
A.在A、B间任一点(不含A、B点),溶液中可能有c(Na+)>c(CH3COO-)>c(OH-)>c(H+)
B.在B点,a>12.5,且有c(Na+)=c(CH3COO-)=c(OH-)=c(H+)
C.在C点,c(CH3COO-)>c(Na+)>c(OH-)>c(H+)
D.在D点,c(CH3COO-)+c(CH3COOH)=c(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