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南京条约》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哪个条款使中国海关失去了保护中国经济的作用?
(2)材料二条约的签订跟哪场战争有关?根据材料二指出,与《南京条约》相比,该条约最大的危害体现在哪里?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个条约签订时的场景?请指出该条约对近代中国产生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4)综上所述,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爱国志士,你会提出什么样的救国方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科索沃战争 中日建交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有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恩格斯
材料二 第一条 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
第十七条 财产神圣是不可侵犯的权利……
材料三 “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利,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的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材料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恩格斯所说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指什么?这场变革中出现了什么新思潮?变革的实质是什么?
(2)材料二、三分别出自什么重要文献?这两部文献反映出法、美两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有何不同?
(3)图片一、二所示的成果分别反映了世界科技史上的什么重大事件?两项成果之间有何关系?
(4)结合上述四则材料中所反映的重大事件,请概括出欧美主要国家的时代特征。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的制度之所以成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一一伯里克利
材料二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民主政治”是由谁在何时开始建立的?最高决策机构是很什么?其所说的“平等”《人权宣言中》的平等是否一致?为什么?
⑵你是如何理解伯里克利所说“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的?
⑶上图反映的是哪个国家的什么权力机构?该国的政权主要掌握在什么人手中?由此判断该国家的政权形式是怎么样的?

新华网北京3月3日电,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3日在北京开幕。民革中央和部分政协委员建议两岸共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提案“未提先热”,受到各方瞩目,在台湾岛内引起了共鸣。据此回答:
(1)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武昌起义发生在哪一年?
(2)你认为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3)你认为两岸共同举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活动有何意义?

30自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以武力强迫清王朝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的领土,蹂躏中国的主权,掠夺中国的财富,使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请结合你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列强将中国近代社会一步步推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四次侵略战争的名称。
(3)写出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名称,并写出该条约中最能体现中国完全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内容。
(4)清政府在近代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重庆),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1945年8月14日蒋介石致电毛泽东
材料二 “若不速予剿除,不仅八年抗战前功尽失,且必贻害无穷……遵照中正(即蒋介石)所订剿共手本,督励所属,努力进剿,迅速完成任务”。
——1945年10月13日蒋介石给陆军总司令何应钦的密电
阅读材料后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概括,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目的是什么?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二,指出蒋介石谈判的真正目的又是什么?
(2)毛泽东为什么要到重庆进行谈判?
(3)重庆谈判取得了什么成果?这个成果实现了吗?请用史实说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