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近代历史上出现了代表不同阶层利益的政治派别。下表中的言论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他们的共同诉求是

人物
言论
李鸿章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郑观应
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梁启超
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陈独秀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A.启蒙与救亡并重                     B.向西方学习,实行民主政治
C.实现工业化,自强求富               D.推动中国近代化,挽救民族危机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思想的萌发 维新思想的历史影响 新文化运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表是美国、欧共体和日本的国民经济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例表(单位:亿美元),对表中数据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年份
美国
欧共体
日本
1956
34.88%
15.85%
4.26%
1973
27.08%
27.017%
18.023%


A.福利政策的实施减缓了美国经济发展的步伐
B.世界经济格局呈现出美、日、西欧三足鼎立
C.表中的经济现象得益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D.欧共体、日本经济发展威胁发展中国家利益

“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我一直深信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以及(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材料中的“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指()

A.建立市场主导的社会经济体制
B.推动国民经济均衡发展
C.把政府和市场的作用结合起来
D.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

1949年,毛泽东强调,“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1957年,毛泽东又宣布,“从国与国的关系方面来讲,应该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这是正确的”。据此说明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A.有革命思维的惯性特征
B.立大国形象,参与国际事务
C.意识形态大于国家利益
D.因实际的需要而与时俱进

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中写道:“卢梭给旧秩序带来的威胁超过启蒙运动时期其他任何思想家。他的理论被视为具有真正的革命性,是对国王、教会和贵族权力的直接挑战。法国大革命期间,他的名字被用来为民主制度申辩。”这一评价主要是基于卢梭提出了()

A.防止君主独裁的分权思想 B.抨击等级制度的平等观念
C.捍卫人民主权的民主理论 D.反对贫富分化的经济主张

1911年,美国联邦政府确立了一项原则,即根据最高法院的判断,徜若涉嫌垄断公司确曾对自由贸易施加了不合理的限制,那么联邦政府事实上拥有宪法赋予的摧毁垄断的权力。材料表明()

A.垄断已经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B.自由主义失去了经济学中的主流地位
C.美国政府限制经济活动中的竞争
D.美国试图用法律手段调控经济的运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