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德甫在《大国法则》中认为:“光荣革命在英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不仅将英国1640年以来的革命成果以温和和妥协的方式巩固下来,并且以此为出发点,奠定了现代英国的基础,开启了现代英国之路。”该材料反映了光荣革命( )
| A.使英国议会制度从此开始真正确立 | B.为英国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
| C.和平渐进的变革道路被各国借鉴 | D.使英国确立了责任制内阁 |
16世纪末西班牙“无敌舰队”覆灭后,取代其海上霸主地位的国家是
| A.英国 | B.荷兰 | C.法国 | D.葡萄牙 |
有同学在学习了《罗马人的法律》后,整理了一份学习笔记。其中错误的有
①按产生先后排序是“习惯法——成文法——公民法——万民法”
②《十二铜表法》的颁布体现了平民的作用
③随着对外扩张,外邦人自动获得了公民权,万民法体系形成
④自然法是一种法律观念
| A.①② | B.③ | C.①③ | D.②④ |
“苏格拉底唤醒了这个真正的良知,因为他并不只是宣布,人是万物的尺度,而且宣布:作为思维者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下列各项中,对黑格尔的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要从自然的角度认识世界 | B.要关注人的尘世生活 |
| C.强调知行合一 | D.强调人类的理性 |
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下列属于该决定核心内容的是
| A.大力精简各级经济行政机构 | B.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 |
| C.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改革中心环节 | D.设立经济特区 |
有学者指出,我国从1952年开始酝酿,到1954年基本形成了新的对外政策,这一政策在实践中首先表现为争取在中国周边地区形成安全缓冲地带。支撑这一观点的相关史实是
| A.提出“一边倒”方针 |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 C.中日邦交正常化 | D.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