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背叛革命,导致革命统一战线破裂,国民大革命失败。它给中国共产党留下的最为深刻的教训是
| A.没有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
| B.没有发动广大农民参加革命 |
| C.没有坚持工人阶级对于革命、尤其是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
| D.没有制订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
1688年英国议会政府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新的信用工具——国债的发明。这种公共借贷能够有力地满足紧急需要,其关键是议会负责偿还债务。材料表明
| A.财政改革推动了共和制的确立 |
| B.英国国王行政权已经被议会剥夺 |
| C.制度创新推动国家权力的转移 |
| D.国债之争是光荣革命的导火线 |
从克里斯提尼时期开始,希腊发展出一种公共礼拜制度。根据这种制度,富有的人要为城邦的许多节日提供财政上的支持,并且要在战争期间提供赞助和负责统帅军队,这
| A.限制了贵族的政治影响 | B.有利于公民为城邦效力 |
| C.是陶片放逐法推行的结果 | D.体现了社会的民主平等 |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开始实施“三线建设”。三线,指云、贵、川、陕、甘、宁、青等西部省区(俗称大三线)。“三线建设”的提出和实施
| A.贯彻执行了“八字方针” | B.反映了大国对峙的加强 |
| C.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 D.理顺了内地和沿海的关系 |
有人统计,抗战八年间,八路军、新四军平均每毙伤一敌消耗30发子弹、7枚手榴弹;国民党军队平均每毙伤一敌消耗子弹2000发,炮弹12发、手榴弹30枚、而在二战欧洲战场上,苏军平均毙伤一敌消耗30发炮弹、1300发子弹、230公斤航空炸药。美军在太平洋战争中,平均毙伤一敌要耗费3吨炸药。这可以佐证
| A.中国军民抗战的艰难 |
| B.中国军队较之美苏军队更具战斗力 |
| C.反法西斯战场相互配合 |
| D.军队现代化是战争取胜的唯一因素 |
清末民国有诗云:“小院静无人,但闻歌声缓,歌声何处来,天机自流转。”其主要体现的是
| A.传统文化的复兴 | B.西方科技的传入 |
| C.民主科学的勃兴 | D.社会心理的嬗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