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方法,将番茄的原生质体和马铃薯的原生质体融合,成功地培育出了“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如图,其中①~⑤表示过程,英文字母表示细胞、组织或植株。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实现过程②的技术是___________,在此之前使用_________________处理细胞以除去细胞壁。如果将已除去细胞壁的植物细胞放入等渗溶液中,细胞是何形状? 。过程②如放在“神舟”飞船上则更易进行,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与过程③密切相关的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为__________________。
(2)在将杂种细胞培育成为杂种植株的过程中,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其中过程④相当于_______过程,⑤涉及的分裂方式为 ,若利用此技术生产治疗癌症的抗癌药物——紫杉醇,培养将进行到 (填字母编号)。
(3)若番茄细胞含m条染色体,马铃薯细胞含n条染色体,则“番茄-马铃薯”细胞内含______ 条染色体;若杂种细胞培育成的“番茄-马铃薯”植株为四倍体,则此杂种植株的花粉经离体培育得到的植株属于 倍体植株。
(4)如果形成c细胞的a、b细胞都是番茄细胞,那么更简单地得到番茄植株f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
(5)若a、b依次为小鼠骨髓瘤细胞和B淋巴细胞,那么该方案的目的是______。若将该方案用在SARS的研究和治疗上,则从理论上讲c细胞的制备可采用______细胞和 细胞的融合。如果分析出了所产生抗体的氨基酸序列,则可采用___________方法,以_________为原料合成出该SARS抗体的基因。
在调查某林场松鼠的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λ),并得到如下图所示的曲线。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前4年该种群数量_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基本不变”),第9年调查松鼠的年龄组成,最可能表现为_______型。第______年松鼠的种群密度最低。
(2)第16~20年松鼠种群数量将呈_____ 型曲线增长,从物种之间的关系解释,可能的原因有。
某科研小组开展了人白细胞介素18(IL- 18)对核辐射诱导小鼠脾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的研究。 实验原理:机体的免疫系统对核辐射损伤很敏感,主要表现在核辐射会诱导免疫细胞凋亡。 实验步骤:
①选取若干实验小鼠,随机均分成甲、乙、丙三组;
②甲组无辐射损伤;乙组辐射损伤(Co照射,下同);丙组先辐射损伤,1天后注射1L - 18。
③14天后分别取各组小鼠脾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在培养了 0h、12h、24h、48h后,检测并计算细胞凋亡相对值。
(1)脾属于机体免疫系统的 _________,1L - 18是一种淋巴因子,由_________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与_________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2)细胞凋亡是由遗传决定的__________死亡,与细胞凋亡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_。
(3)设置甲、乙两组的目的是探究有无核辐射对细胞凋亡的影响。设置乙、丙两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研小组还设置了丁组实验,方法是先注射IL-18,3天后进行辐射损伤,14天后的实验操作同前三组,与丙组相比,设置丁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分)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土壤中的微生物能将有机物分解为某些小分子物质供给大豆。为研究这些物质对大豆幼苗生长的影响,在不含有机物的相同土壤中按照表格投放植物落叶等有机物,充分作用后播种大豆种子,出苗一段时间后测定大豆有关指标,结果如表。请分析回答:
分组 |
有机物投放量(kg) |
叶绿素含量(mg/m2叶) |
C5转变为C3效率 |
总光合速率(mgCO2/h) |
甲 |
0 |
0.80[ |
20% |
2.69 |
乙 |
20 |
2.37 |
41% |
4.46 |
丙 |
40 |
4.65 |
82% |
8.98 |
(1)该实验的实验组是,表格中除了以外其它的都是因变量。
(2)测定大豆叶片叶绿素含量时,提取色素的试剂及分离色素方法分别是和。
(3)据表分析有机物投放量高的土壤中为叶绿素合成提供了大量的N、Mg等必需矿质元素,叶绿素的含量升高可以直接促进光反应合成更多的以促进暗反应。
(4)结合表格联系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分析:该实验选择测定叶绿素含量、C5转变为 C3效率的目的是探究。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科学家从某无限增殖的细胞中分离出无限增殖调控基因(prG),该基因能激发细胞分裂,这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前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_________________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常用聚乙二醇、_____________、电激等诱导因素诱导细胞融合。再经多次筛选和细胞培养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________________细胞。
(2)有人提出用核移植技术构建重组细胞来生产单克隆抗体,请完成设计方案:
①取________________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能够________的细胞中,构成重组细胞。(假定移植后细胞核中基因的表达状态不受影响)
②将重组细胞在________条件下做大规模培养或注射到小鼠________内增殖,以获得大量单克隆抗体。
(3)也有人提出,可以直接通过基因工程导入该调控基因(prG)来制备单克隆抗体,其思路如图所示。
①酶A是指______________,酶B是指____________。
②图中Ⅰ表示________________,对Ⅱ进行检测与鉴定的目的_________,Ⅲ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专题】(15分)
下图表示菊花的嫩枝和月季的花药的离体培养过程,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对菊花来说,要选取生长旺盛的嫩枝一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月季来说,适宜花粉培养的时期是花粉应处于_______期。为确定该花粉是否处于该时期,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2)在培养花粉的培养基中要加入一定的植物激素,常用的植物激素有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在培养过程中发现培养基上感染了几种细菌。若在以尿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__指示剂培养几种细菌后,指示剂变红就可以鉴定其中含有能够分解尿素的细菌。为避免其他微生物对培养基造成的影响,所以在进行接种时应注意___________。
①接种室要消毒
②只要戴口罩,操作时便可说话
③外植体可预先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浸泡,取出用无菌水冲洗后,再用0.1%的氯化汞溶液消毒,并用无菌水冲洗干净
④接种操作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⑤接种完毕应立即盖好瓶盖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②③④ | C.①③④⑤ | D.②③④⑤ |
(4)月季的花药培养与菊花的嫩枝组织培养不同,从植物产生的途径来说,花粉植株产生的途径除了图中所示外,还可以通过_______阶段发育而来,这两种发育途径的差别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__。
(5)图中的B过程都需要___________,因为愈伤组织形成幼小植物后,植物需要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