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历史学家波里比阿来把雅典国家比喻成一条没有船长的船,“在这样一条船上,当对风浪的恐惧使水手们保有理智并服从了望者的命令时,他们令人钦佩的履行着自己的职责。但当他们思想不再一致时,其中一些人主张继续航行,另一些人强迫了望人停靠码头,还有一些人撒了网,其他人阻止撒网并命令收帆,结果反而在靠近海岸时和港口里造成了船难。”波里比阿来所要表达的政治主张是
A.雅典的内在矛盾会演变为暴力争斗 |
B.雅典人用数量平等取代了比例平等 |
C.平等和自由是雅典民主的基本特征 |
D.无原则的自由和平等存在诸多弊端 |
据统计,1860年至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铁产量和棉纺织业产值都增加了3倍,而煤产量的增加则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猛增了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的整个工业产量增长了6倍。此期间俄国经济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A.农奴制改革使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和市场 |
B.农民赎买土地使贵族地主掠夺了大量资金,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工业发展的资金需求 |
C.沙皇统治被推翻 |
D.工业革命的推动 |
下列对俄国1861年改革的评价,错误的是
A.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巩固沙皇专制统治 |
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
C.改革成功地改造了沙皇专制统治 |
D.改革后广大农民遭受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 |
北宋诗人苏舜卿曾这样描述:“游嬉于廛市间,以鬻巧绣画为业,衣服举措不类军兵”;另一位北宋文士宋祁形容说:“卫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给粮不自荷,而雇人荷之。”上述材料突出反映了北宋中期面临哪一社会问题
A.冗官 | B.冗兵 | C.积贫 | D.积弱 |
《梦溪笔谈》记载:“皇佑(宋仁宗年号)二年,吴中人饥,殍瑾枕路。是时范文正(范仲淹,字希文)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粮食),为术甚备……义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人兴十木之役。’丁是诸寺工作鼎兴。”范仲淹的救灾措施的主要特点是
A.救济与“以工代赈”相结合 | B.鼓励百姓生产,实行自救 |
C.宣传佛教,要求百姓忍耐 | D.政府无偿救济,力求社会公平 |
史学界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是盖世英雄,也有人认为他是千古罪人。出现这种分歧主要是针对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的
A.均田制 | B.三长制 | C.汉化政策 | D.新租调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