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2月14日,17省代表一致选举袁世凯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参议院在致袁的电报中说:“查世界选举大总统,满场一致者,只有华盛顿一人。公为再现。”这表明
| A.袁世凯上台在程序上合法 | B.革命党人让出胜利果实 |
| C.袁世凯衷心拥护民主共和 | D.参议院为袁世凯所控制 |
史料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直接的史料;二是间接的史料。凡是未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是直接史料;凡是已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是间接史料。下列属于直接史料的是
| A.黄帝传说 | B.商朝卜辞 | C.《三国演义》 | D.《资治通鉴》 |
1919年12月,重庆《川东学生周刊》创刊,其宗旨为“排斥强权”、“改良社会”。以下对其创刊宗旨的实质理解最准确是
| A.反对北洋政府 | B.追求自由和民主 |
| C.反帝反封建 | D.抨击专制皇权 |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实行总统制,《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袁世凯正式就任大总统后,又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责任内阁制在中国行不通 | B.民主与专制的斗争激烈 |
| C.中国完全缺乏民主共和的社会基础 | D.专制独裁的传统在中国没有受到冲击 |
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
进入民国时期,以“民”字当头的报纸受到广泛关注的主要原因是
| A.深受三民主义的影响 | B.为了发动民众力量推翻清政府 |
| C.为了推动报刊业的发展 | D.为了得到政府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