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珠算萌于商周,始于秦汉,目前发现的最早用来计算的圆珠便是西周时期的陶丸。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珠算在我国历史上长期发挥作用,曾创造了不少奇迹,比如在我国研制第一颗原子弹时,科学家们甚至借助珠算协助计算机准确得到了相关重要数据。经过我国长达5年的不懈努力,2013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具有1800年历史的中国珠算项目被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珠算的计算功能逐渐被削弱,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珠算被取消。对于珠算的没落,有人觉得可惜,建议让珠算回归小学课堂。理由是打算盘有利于锻炼学生手指的灵活度,智力潜能、思维敏感度和空间想象能力,促进大脑发育。有人则表示反对,认为珠算是一种过时的计算工具,从应用上来说,计算器比算盘更方便,学生很容易掌握。况且,重学珠算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学生未必乐于接受。
请用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传播的有关知识阐明珠算回归小学课堂理由。
为了更好地听民生、察民情、解民怨,某市某镇逐步形成了“说事”制度,以村级活动室为平台,建立“说事”室,村官们定期不定期现场办公,听取村民集中“说事”。该镇建立“说事”制度以来,全镇各村村官收集解决了群众所“说”之“事”(反映的村级公路硬化、农网改造、贫困户危房改造、缺乏种养技术和致富项目等方面的问题。)“说事”制度给了群众一个“说话”的地方,减少了群众的怨气,得民心、顺民意,架起了干群连心桥。
请运用运用公民政治参与的知识,说明“说事”制度的政治意义。
材料一、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六中全会中,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总结了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材料二、在全国人大十一届五次会议通过的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提供优质丰富的文化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以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
(1)根据材料一,请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党为什么重视文化建设?
(2)假如你作为雅安市人大代表,在促进雅安文化发展中该怎么履行职责?
吴邦国委员长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指出,一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共审议通过16件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听取审议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13个工作报告,检查6部法律实施情况,开展2项专题调研和3次专题询问,办理代表议案506件;为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根据代表提出的议案和建议,我们及时启动代表法修改工作,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还专门书面征求了每位全国人大代表的意见;每次常委会会议都邀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列席,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全力支持和密切配合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立法、监督、代表和对外交往等工作……
请回答:
(1)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什么?
(2)这一原则在材料中是怎样体现的?
材料一房价越涨越高,让人感慨活着不易。但如今死后的“住处”似乎也难倒了活人。而近年物价上涨,墓位及其“配套费用”也水涨船高,一个3平方米左右的墓位平均价格比一年前至少贵了一万多元,其涨幅与深圳不断飙高的房价相比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材料二清明节期间,墓地使用年限、天价墓、殡仪公司上医院抢“生意”等,成为社会焦点。这对殡葬业的服务规范,是一种“提醒”,如何引导和规范殡葬服务,让逝者安息,生者更加满意,这是对政府部门能力的一大考验。
请回答: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观点思考,民政部门为什么必须让“逝者安息,生者满意”?
(2)结合材料,运用政府职能的知识,分析如何解决“青山白化”和“殡葬乱象”?
两会期间,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的网站上开设的“我有问题问总理”专栏,极大地激发了网民的参与热情。
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成千上万的留言,反映的情况方方面面,涉及的问题五花八门,既有殷切的期待,也有中肯的批评,反映了网民对国计民生的关注。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网站和网民渴望通过四通八达的互联网,让总理更多地了解民生、民心、民意。无论是诉求表达,还是批评建议,都是政府工作的一面镜子,值得有关部门认真地总结、分析。
请回答:
(1)网民向政府献计献策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哪一种方式?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
(2)如果要对政府工作提出批评建议,你认为怎样做才是负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