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9日是世界第八个“地球一小时”活动日,此次活动以“蓝天自造——让地球呼吸”为主题,倡导低碳、文明、绿色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培育公众良好的生态意识和“随手环保”的生活习惯。晚8:30,从新西兰到塔希提岛,从最早迎接阳光的城市到最晚天亮的城市,160个国家,超过7000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物关掉灯光,瞬间黯淡了下来。他们用这样的仪式来响应一年一度的地球一小时活动。今年,地球一小时在中国的主题是“蓝天自造”。北京、上海、成都等一百多个城市也参与到这场活动中来。
以上是某校九年级(6)班同学收集到的资料,他们班将以此进行一次讨论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地球一小时” 活动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2)请你设计一条与这次活动有关的宣传标语
(3)“地球一小时”不仅仅是一种口号,更是一种低碳责任,促成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你认为家庭生活中如何实现低碳生活方式?
观察下面漫画,简要回答。
(1)请分别写出两幅图中反映的特色制度,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2)从两幅图的“标题”中任选一类角色,谈谈如何表达他们的“心里话”。
小芳是某中学学生,最近小芳家为“是否买车”开了一次家庭会议:
请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家庭成员的观点谈谈你对这件事的认识。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本世纪头20年我们的奋斗目标。
我们要建成的全面小康社会具体包括很多方面: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科学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人民享有的权利更加充分……
同学们围绕“努力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主题,收集了以下信息:
(1)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要加强文化建设,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
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应立足于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
③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能体现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2)请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同学们收集的信息,谈谈我们是如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的?
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这两年,中国以“中国梦”开篇,从作风建设和重拳反腐突破,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统领,以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两翼,以全面从严治党为根本保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基本方略不断清晰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1)请运用所学知识,结合上述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
误的打“×”。
①从现象三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当前我国倡导建设的“一带一路”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的要求。( )
②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举措,全面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
(2)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上述现象是如何体现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基本方略的?
分析案例,回答问题。
2014年2月18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复旦大学学生林森浩投毒案一审公开宣判:被告人林森浩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2015年1月8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对此案二审公开宣判: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1)林森浩的行为体现了犯罪的哪些基本特征?
(2)死刑、剥夺政治权利分别属于哪一类刑罚?
(3)林森浩投毒案给了我们哪些警示?
(4)这个案例提醒未成年人应该提高哪些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