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我知道
用菜作诗
有位厨师精通诗词,每做一道菜,都能对出一句优美的诗句来。一位秀才故意出难题,给厨师两个鸡蛋,要他做几道菜,并且每道菜要表示一句古诗。厨师欣然接受,做了四道菜。第一道菜是两个纯蛋黄,几根青菜丝;第二道菜,把熟鸡蛋白切成小块,排成一字型,下面铺了一张青菜叶子;第三道菜是清炒蛋白一撮;第四道菜,一碗清汤,上面飘着四只蛋壳。秀才见了,深表佩服。
你知道这四道菜表示哪四句诗吗?默写下来。
按照原文填空,并回答下面问题
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我,单凭触觉就能感受到数以百计的使我感兴趣的东西。春天,我满怀希望的()着小树的枝条,希望()一棵幼芽——大自然醒来后的第一个征兆。我()了那天鹅绒般的花瓣散发出的扑鼻芳香。我甚至()了在一朵朵从叠环绕的花瓣上有清晰可见的花纹。偶尔,如果幸运的话,当我把手轻轻地()在小树干上时,便能感觉到枝条小鸟在尽情歌唱。当小溪潺潺流水从我()的手指缝间通过时,我会兴奋地陶醉在欢乐之中。
(1)给下面带点字注音。
()() ()()
触觉征 兆潺潺流水兴奋
(2)请说出下面词语中带点字的意思。
数以百计——
尽情歌唱——
(3)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我”感受到了什么美景?
(4)“设想一下,假如你只有三天的光明,你将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想到三天以后,太阳以不再为你升起时,你又将如何度过那宝贵的三天?”面对这发人深思的问题,你会做出怎样的回答呢?
按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设想一下假如你只有三天的光明你将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想到三天以后太阳已不再为你升起你又将如何度过那宝贵的三天
(1)给文字加标点
(2)针对这段文字,写下自己的感想: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春笋
我爱竹山,我爱竹林,我更爱竹山的春色,竹林的后代——春笋!
春日,春雨蒙蒙,绿油油的竹山,翠生生的,像一幅烟雨迷蒙的水墨画。云雾汾扬,洒在竹叶上,“沙沙沙沙”,像少女轻抚琴弦,像春蚕吞食桑叶。滴答,滴答,小水珠掉落在地上,渗进土里去了。地里的笋芽儿如同婴儿吮着母亲的乳汁,吸呀吸,积聚着力量。
嗬,一夜之间,又有无数春笋拔地而起啦!瞧,漫坡遍地,密密麻麻。一个个像尖尖的锥子,披着淡绿的嫩衣,在春风中欢笑,在春雨中沐浴。
春笋生得多么顽强啊!迎着阳光,吸着雨露,一个劲儿拔节,“啪啪啪”,一节,一节,一节……你追我赶,竞争着向上,向上。山泉叮咚为它们伴奏,鸟雀欢鸣为它们歌唱,山花舒瓣为它们舞蹈,松柏婆婆为它们鼓掌:长吧!长吧!高高的天空多广阔,看谁早日成材。
(1)从文中找出3个描写声音的词语在下面,并试着写出2个。
(2)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词方法。
①春日,春雨蒙蒙,绿油油的竹山,翠生生的,像一副烟雨迷蒙的水墨画。()
②雨雾纷扬,洒在竹叶上,“沙沙沙沙”,像少女轻抚琴弦,像春蚕吞食桑叶。()
③山泉叮咚为它们伴奏,鸟雀欢呼为它们歌唱,山花舒瓣为它们舞蹈,松柏婆婆为它们鼓掌:长吧!长吧!高高的天空多广阔,看谁早日成材。()
(3)作者为什么喜欢春笋?联系短文谈谈你的看法。
(4)本课描写春笋,实际上是在赞美。
猫头鹰的启示
一年春天的早晨,太阳刚刚升起,喜鹊就来到了猫头鹰先生的家门口,欢快地叫着:"猫头鹰先生,快起来,借着早晨明媚的阳光,练习我们的捕食本领,不要再睡懒觉了。"猫头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身体一动不动地蜷屈在窝里,懒懒地说了声:"是谁呀?这么早就上这来瞎叫,我还没有睡醒呢,啥时练不行,我还得再睡一会。"喜鹊听了这话只好独自锻炼去了。到中午,喜鹊又来了,一看猫头鹰虽然醒了,但还是在床上躺着,喜鹊刚要说话,猫头鹰抢着说:"天还长着呢,练什么呢,趁早还是休息的好。"喜鹊说:"已经不早了,都到中午了,你该捕食锻炼了。"可是猫头鹰还是不动。太阳落山之前,喜鹊飞到猫头鹰家,看见猫头鹰刚刚起床洗脸。就对他说:"天要黑了,我要休息了,你怎么才洗脸啊。"猫头鹰说:"我就这习惯,晚上饿了我才开始捕食。"喜鹊说:"这么晚了你还能捕到什么食。"这时,天已经黑下来了,猫头鹰拍打着翅膀从一棵树飞到另一棵树,累得筋疲力尽,什么食物也没捕到,肚子饿得咕咕叫,他也哇哇地乱叫,声音非常难听。
(1)文中喜鹊几次来喊猫头鹰练习捕食本领?猫头鹰是怎样的态度?
(2)你从文中得到哪些启示?
拓展阅读,阅读短文后回答问题。
蚂蚁使我受到的启发
今天去春游,我们来到一片松树林,我在来的路上已经筋疲力尽了,坐在树林里休息。
我感到饥肠辘辘,就从书包中拿出一个大面包开始吃起来。忽然我发现了一个蚂蚁窝,十分好奇地把一块面包扔到了一只蚂蚁身旁,它用触角碰了几下,便开始往蚂蚁窝旁边拖。人们都说,蚂蚁是大力士,但这块面包比它大几百倍,它根本动摇不了这块巨大的面包。
这只蚂蚁转身钻进了洞里我以为它放弃了这我可以理解面包太大了但是不一会儿蚂蚁大军如洪水一样涌了出来扑向这块巨大的面包它们有的用力往后拉有的使劲往前推大约七八分钟后这块泰山一般的大面包被搬到了蚁巢附近
我一向爱搞恶作剧,我用树枝把面包拨回原处,蚂蚁又把它搬回去。我反复这么做,蚂蚁呢?又反复把它搬回去。有些蚂蚁好像生我的气了,扑上来,对我发起了猛烈的进攻,但我却不甚在意。
我都玩够了,但蚂蚁们还是耐心地搬。我又想把面包拨回去,但是我没有这样做,因为我不想让蚂蚁把我想成了一个身披云甲、齿尖爪利的怪兽。看着蚂蚁把巨大的“泰山”分割成“小石块”,搬到了蚁巢中。我也想钻到蚁巢中看看蚂蚁是怎样把这些面包吃掉的,可是我太“胖”了。
喔!我今天在蚂蚁身上学到了一个成语——人心齐,泰山移。我也感受到了蚂蚁的坚强意志。
(1)请给短文的第三自然段加上标点。
(2)请从第三自然段中找到6个动词,并试着用这6个动词写一段话。
(3)文章中使用了一些修辞的写作手法,请你从文中找到(至少两个)修辞句用“——”画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