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相传宋朝时。有一年夏天,朝(庭 廷)举行绘画比赛,画题是“踏花归去马蹄香。”这句诗的意思很明白:人们在春天骑马(尝 赏)花,马蹄由于(睬 踩)着飘落在地上的花(瓣 辫),使马蹄儿变香了。
面对画题,许多画家抓耳挠腮,无从下笔。有的画家画是画了,但都画了满地的落花,再画一个骑马扬鞭的人,却没有把“香”字表现出来。主持比赛的官员看了直摇头。就在这时,有个年轻的画家把他的画递了上来,大家见这幅画上只画了一匹正在奔走的马,马蹄旁画了几只蝴蝶,此外再没画别的东西了。在场的人细细品味后,都对这幅画交口称赞。
蝴蝶为什么绕着马蹄飞舞?不是因为马蹄上沾着落花的香气吗?马蹄上怎么会沾着落花的香气?不是这匹马刚从满地落花的地方踏过来吗?这位聪明的画家用几只蝴蝶把看不见的香气具体地表现出来了,所以这幅画被大家公认为成功的作品。
(1)读文思考,从下面的文题中选一个恰当的题目,填在文前的横线上。1分
①绘画比赛 ②聪明的画家 ③诗配画的故事
(2)把第一自然段括号里不合适的字划掉。2分
(3)给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拼音,用“√”画出。1分
抓耳挠腮(ráo láo náo) 马蹄儿(tiér tír tíer)
(4)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的字词。4分
抓耳挠腮:_______________
交口称赞: _______________
(5)把第三自然段的第四个问句,改为不用问号的句子,意思不能变。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简要说说“这幅画被大家公认为成功的作品”的原因。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瀑布》按 顺序对瀑布进行了描写;《家乡的红橘》按 顺序对家乡红橘进行了介绍。
(2)“ , ”是唐朝诗人李白笔下的瀑布。
阅读《小草》,完成文后练习。
小草
马路边,河岸上,不起眼的小草使大自然充满生机。
春天,一阵微微的春风吹来,小草和刚睡醒的伙伴们跳起了欢快的舞蹈。他们一边跳舞,一边随着春风生长。
夏天,太阳把大地烤得火热。人们来到草地上,往小草身上一坐,小草像一位慈爱的母亲把人们抱在怀里,让劳累的人们消除酷热带来的疲劳。她从不计较人们给与什么,宁愿为人们作出贡献。
秋天,一阵凉风吹来,她一下子变得面黄肌瘦。
冬天,小草虽然被凛冽的寒风吹得萎缩了。一场野火把干枯的小草烧得精光。可是它的根却深深地钻进泥土里,等到第二年春天来了,她又从土里钻了出来。这可真是“ , ”啊!
我爱小草,爱她强大的生命力和宽广的胸怀。在文中横线上填上一句恰当的诗。
文章是按照 、 、 、 的顺序来写小草的。
从文中找出两个“严寒”的反义词。
()()
文中哪句话说明了小草胸怀宽广?请在原文用“ ”标记出来。
阅读短文,完成文后练习。
我的外公最爱读书。那天下午,外公又在书房读书,听见我来了,就唤我进去。我看到外公的书桌上放着厚厚的书,上面圈圈点点,空白处还密密麻麻写满了字。我问外公您的学问这么大
为什么还要天天读书呢
外公笑着说:“知识就像无边的海洋,只有虚心好学,不断地用新知识充实自己,才能更好地为国家效力呀!”
请在文中
内加上标点符号。
这段话共有 句,都是围绕“ ”这句话来写的。
外公学问很大,为什么还要天天读书呢?请把原因用“ ”在原文中画出来。
默写课文优美片段。
(1)一阵春风吹进竹林。青青的竹子, ; ,拔地而起。林间 ,像 !山间的新笋, 。山里的孩子, 。
(2)信鸽是不怕任何 的,它们能 , 地为人们传递信息,所以人们称它们是“ ”。
(3)虫子的头上长着一块 的薄壳,像 。透过薄壳还可以看见它 似的小眼睛。
阅读小木屋。
诚实,我的好朋友
我有一个好朋友,名字叫诚实。
当我拾到铅笔、橡皮
或可爱的玩具时,
诚实---她告诉我,
快去交给老师。
考卷上的满分多神气,
其实错了一道题,
诚实——她催我马上找老师,
宁可要个九十七分。
诚实——我的好朋友。
她使我的心灵更美丽。读儿歌,填一填。
()的玩具()的心灵当“我”拾到别人的东西时,诚实告诉“我” 。当老师判错题使“我”得满分时,诚实告诉“我” 。
你觉得自己是个诚实的孩子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