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浩如烟海的古代诗歌中,不乏描述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诗句。阅读下列诗词,回答下列各题。
①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
②三时已断黄梅雨,万里初来舶棹风。
③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④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能够体现水循环对地理环境影响的诗句是( )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与诗句③中“夜雨”的形成相关的是( )
A.冷锋 | B.暖锋 |
C.气旋 | D.山谷风 |
读图回答下面各题。该岛的地理特点是( )
A.铁路沿线多为荒漠景观 |
B.主要河流河道宽、水流缓 |
C.地势西高东低 |
D.城市多分布在沿海地区 |
对该岛农业生产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A.寒潮 | B.飓风 | C.春旱 | D.伏旱 |
如图为“世界上某种气候类型的局部分布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各题。该种气候的分布地区中,①地区的最高纬度分布较低(低于35°S),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海陆分布 | B.纬度位置 | C.地形 | D.洋流 |
②地区最热月均温约为24~28℃,③地区西海岸最热月约为16~21℃,产生这种气温差别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 B.海陆位置 | C.洋流 | D.地形 |
该种气候条件下的农作物一般具有( )
A.耐低温干燥的特点 | B.耐高温干燥的特点 |
C.喜高温多雨的特点 | D.喜阴喜湿的特点 |
不适宜在这种气候生长的果树是( )
A.葡萄 | B.无花果 | C.柠檬 | D.苹果 |
岛国所在岛屿属大洋海岭露出水面的部分。读图回答下面各题。有关该岛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濒临太平洋和北冰洋 |
B.处在大洋板块与大洋板块的张裂带上 |
C.南部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的主导因素是纬度位置 |
D.大部分地区的地形类型为冰川 |
影响该岛国城市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和气候 | B.地形和交通 |
C.气候和交通 | D.交通和资源 |
关于该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势四周高中部低 |
B.北部坡度陡,南部坡度缓 |
C.同等级交通线单位长度工程量北部比南部大 |
D.流域边界与某一条等高线完全重合 |
气候是地貌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1950年,著名地理学家Peltier根据全球各地不同的气候条件,划分出大、中、小三种不同的某种外力侵蚀强度区域。读图(甲、乙、丙分别代表大、中、小三种侵蚀强度区域,对A区域不作该外力作用强度的划分),回答下面各题。该外力主要来自()
A.冰川 | B.波浪 | C.流水 | D.风力 |
下列区域中该外力侵蚀强度最大的是()
A.亚马孙平原 | B.浙闽丘陵 |
C.西伯利亚山地 | D.撒哈拉大沙漠 |
读图,回答下面各题。若图中阴影部分为某月21日的范围,则甲点的时刻为()
A.0:00 | B.4:00 | C.18:00 | D.20:00 |
若一架飞机以1000千米/小时的匀速沿经线低空飞行,则从甲点到乙点的飞行时间约为()
A.9小时 | B.10小时 | C.12小时 | D.20小时 |
若有一艘船从甲地向丙地方向航行,途中船员观测到的昼夜更替周期()
A.是24小时 | B.大于24小时 |
C.短于24小时 | D.无昼夜更替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