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示意某山地植被垂直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甲地的植被应为( )
| A.常绿阔叶林 | B.常绿硬叶林 |
| C.针叶林 | D.落叶阔叶林 |
该山地可能位于( )
| A.北半球低纬度地区 | B.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
| C.南半球低纬度地区 | D.南半球中纬度地区 |
该图是我国华北某城市各功能区设置示意图,从环保角度考虑,其中合理的是 ()
读“某假想地域城市分布图”,回答各题。
图中城市等级系列最高的可能是 ( )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城市④形成的区位因素是()
| A.矿产资源丰富 | B.靠近河流水源充足 |
| C.气候条件优越 | D.铁路枢纽,交通便利 |
读某城市略图,完成各题。
该市周边①、②、③、④四个卫星城中,最适宜布局化工工业区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该城市将新城区建在老城区以西的河流对岸,最可能的原因是()
| A.新城区位于河流上游,水质较好 |
| B.尽量少占农田,保护耕地资源 |
| C.新城区环境洁净、优美 |
| D.新城区地势平坦开阔,发展空间大 |
城市合理规划的最主要目的是()
| A.为保证城市居住更加方便 |
| B.为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
| C.为节省城市建设的投资 |
| D.既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又保护城市环境 |
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图”,回答各题。
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10000、6000、4500,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 A.8000 | B.10000 |
| C.6000 | D.4500 |
本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a表示)、中国的人口合理容量(b)、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c)三者的关系正确是:()
| A.a<b<c | B.c<b<a |
| C.b<a<c | D.a<c<b |
如图为“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图中分别反映了两国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读图完成各题。
甲国最有可能是当今的()
| A.美国 | B.印度 |
| C.日本 | D.英国 |
甲、乙两国相比()
| A.甲国人口出生率低 | B.乙国劳动力资源丰富 |
| C.甲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 D.乙国人口平均寿命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