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6月5日,周恩来在外事工作会议上说:“两大阵营的对立当然是基本的,但当前的矛盾主要表现在战争与和平、民主与反民主、帝国主义与殖民地以及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四个方面。我们政策的基本点是敢于在制度不同的国家间实行和平共处和和平竞赛。”这表明新中国( )
| A.放弃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
| B.敢于打破意识形态对外交工作的限制 |
| C.外交工作迎来宽松的环境 |
| D.外交工作在国际社会取得重大的影响 |
下图是某一事件的纪念性建筑,该纪念物建于( )
| A.北京 | B.济南 |
| C.广州 | D.天津 |
最能完整地体现下图所反映历史事件性质的口号是( )
| A.“废除二十一条” |
| B.“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
| C.“还我青岛” |
| 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
下图为某班同学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发现的20世纪早期一份报纸的一部分,它主要反映了( )
| A.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
| B.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
| C.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
| D.对学生运动的声援 |
五四运动与以往的民主革命相比,最主要的不同之处是( )
| A.斗争目标 | B.斗争方式 |
| C.斗争结果 | D.群众成分 |
五四运动具备的新时代特点表现为( )
| A.由先进的知识分子领导 |
| B.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 |
| C.群众性的爱国运动 |
| D.无产阶级在运动中登上了政治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