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在测定某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时,因找不到合适的滑动变阻器,便找来一段电阻率较大的粗细均匀的电阻丝ab替代滑动变阻器,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其中R0是阻值为2Ω的保护电阻,滑动片P与电阻丝始终接触良好。
实验时闭合开关,调节P的位置,测得aP的长度x和对应的电压U、电流I数据,并分别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U-I图象和如图丙所示的U/I-x图象。
(1)由图乙可得电源的电动势E=______V;内阻r=________Ω。
(2)根据测得的直径可以算得电阻丝的横截面积S=0.12×10-6m2,利用图丙可求得电阻丝的电阻率ρ为_______Ω·m(保留2位有效数字)。根据图丙还可以得到的信息是_____________。
某物体的初速度为2m/s,在4 s的时间内速度均匀增大到6m/s,那么该物体的加速度是________ m/s2 ,在这段时间内发生的位移x为m.
“嫦娥Ⅰ号”探月卫星沿半径为R的圆周轨道绕月球运动了一周,其位移大小是
__________,路程是________;若卫星绕月球运动了1. 75周,其位移大小是________,
路程是________,此运动过程中最大位移是________,最大路程是________.
某次实验研究匀加速直线运动纸带的记录如图所示,图中前几个点模糊,因此从A开
始每打5个点取1个计数点,计时器打点频率为50Hz。测得各段长度为AB="1.6cm" ,
AC="3." 4cm,AD="5.4cm" , AE=7.6cm,则: 从打A点打到E点共历时 s,从A到
E纸带的平均速度是 m/s,B点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m/s。
某物体从某一较高处自由下落,第1s内的位移是_______m,第2s末的速度是______m/s,
前3s 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m/s ,第3秒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g取10m/s2)。
用打点计时器可测纸带运动的时间和位移.下面是没有按操作顺序写的不完整的实验步骤,按照你对实验的理解,在各步骤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内容,然后按实际操作的合理步骤,将各步骤的字母代号顺序写在空白处.
A.在电磁打点计时器的两接线柱上分别接上导线,导线的另一端分别接在低压 (填交流或直流)电源的两个接线柱上。 |
B.把电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让纸带穿过,并压在下面。 |
C.用刻度尺测量从计时开始点到最后一个点间的距离![]() |
D.切断电源,取下纸带,如果共有n个清晰的点,则这段纸带记录的时间 |
。
E.打开电源开关,再用手水平地拉动纸带,纸带上打下一系列小点。
F.利用公式计算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