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和自强不息精神的伟大民族。
(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屈辱和灾难的历史。请列举近代史上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的侵略战争。(举三例即可)(3分)
(2)面对侵略与灾难,中华民族不怕牺牲,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请仔细辨认图中人物,将图片下方的序号填入表格中对应的位置。(3分)      

材料一:在这里,我们发挥了震天的威力!在这里,我们用血写就了伟大的史诗!在这里,我们泄尽了敌人的底!在这里,我们击退寇兵!在残破的北关城墙插上了国旗!……台儿庄,一片灰烬;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争长。
——臧克家《红血洗过的战场》
材料二:近代以来,由于我们一盘散沙,我们的民族总是在斗争中遭到失败。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抵抗力量。
材料三:罗斯福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
——材料二、三摘自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复兴之路》
(3)材料一描述的是哪次战役?(2分)结合材料谈谈抗战时期中国军民有哪些可贵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2分)
(4)结合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4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
——《史记》
材料二:如图,“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史记》

请回答:
(1)请概述材料中的两次改革的内容。
(2)比较这两次改革,在目的方面的不同之处是什么?
(3)这两次改革都起到怎么样的作用?结合作用谈一谈改革所带给你的启示。

中国历史上一直把“秦皇”、“汉武”并称。两人在巩固政权、维护国家统一方面都做了很大的尝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政治体制示意图

材料二:“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民之所从矣。”一一《汉书•董仲舒传》
请回答:
(1)材料一图示反映秦始皇开创了一套怎样的政治体制?他为巩固统治在思想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2)材料二中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怎样的建议? 这一建议被采纳后对儒家学说产生了什么影响?
(3)秦始皇、汉武帝对儒家思想的态度虽然不同,但相同目的是什么?
(4)概括指出两位封建帝王在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的共同作用。

材料一:及秦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皇帝说:“如果名不正言不顺,那么各种制度就不能确立。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那些年龄在30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习惯,允许他们不立即改变。但是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1)材料一反映的是历史上的哪一次改革?这次改革有什么作用?(6分)
(2)材料二中的“皇帝”是谁?他进行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4分)
(3)改革或变法代表了“百家争鸣”中哪一家的思想观点?这一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是谁?(4分)
(4)成功的改革对社会发展有什么作用?(2分)

洪涝灾害一直以来都是阻碍人民生活、社会发展的阻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年10月7日我国长江三角洲受到台风“菲特”肆虐,浙江省余姚遭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水灾。
(1)位于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址是中国长江流域最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之一。请你说说河姆渡先民在原始农业和房屋样式上的主要特征。(2分)
材料二:相传尧舜时期,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水灾。鲧用“堵”的方法治水,结果水灾闹得更凶了。
(2)鲧治水没有成功,这一历史任务是谁完成的?他采取的新措施是什么?举出反映他优秀品质的成语一例。(3分)
材料三:这是修筑在岷江中游,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著名水利工程。

(3)这是哪一历史时期的哪一水利工程?谁主持修建的?(3分)
(4)请说出它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原因。(2分)
(5)你认为今天应该如何更合理地保护和使用它?(2分)

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中有“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毛泽东在诗词中提到的“秦皇汉武”分别是指谁?
(2)“秦皇”、“汉武”在思想统治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秦皇”:
“汉武”:
(3)除了在思想上,“汉武”还在政治上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